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曾用40年時間,追蹤調查700多對夫妻,他發現:
69%的婚姻,即使美滿幸福,夫妻之間也存在大量問題,而且絕大多數問題將永久存在。
有趣的是,盡管他們之間有分歧,但他們仍然對婚姻感到滿意。
他們不僅有妥協容忍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們擅長與問題一起生活。
就像人們常說的: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最好的婚姻,不是彼此獨立,而是各取一半,互相包容接納,如此才能獲得美滿家庭。
恰如兩朵半開的花,兩個半圓的月,合在一起才是醉人的良辰美景。
婚姻是一半容忍,一半理解
年少時,總以為愛的閃光點,足以幸福溫暖一生。
到了中年,走過歲月的波瀾才驚覺,婚姻更多的是與一個人的缺點過日子。
對缺點的態度,決定了婚姻的溫度。
紀錄片《幸福定格》中,有對結婚30多年的教授夫妻特別打動人心。
李教授與先生是學院公認的恩愛夫妻,但每每被稱贊時,李教授都笑著打趣:
原來,在他們歲月靜好的背后,也曾有過風雨雷電和冰雹凍雨。
那時,孩子尚小,事業未定,父母又重病住院,心力交瘁的兩人常常為瑣事硝煙不斷。
一次,兩人吵得難解難分。
哪曾想,平常斯文的先生竟抄起旁邊的凳子,一把摔爛在李教授眼前。
李教授懵了。
意識到不妙的她趕緊深吸一口氣,輕聲問道:
溫情的詢問,如同一陣細雨,瞬間熄滅了滋滋作響的怒火。
事后,李教授囑咐先生:
的確,生活是一個不斷制造問題、麻煩的過程,沒有誰能件件不落,事事完美。
能夠白頭偕老的夫妻,不是沒有矛盾沖突,而是他們學會了容忍和理解。
正如作家蒙田說的:
彼此寬恕過錯,看淡生活小事往事,日子才過得詩意芬芳。
互相包容瑕疵,呵護情感初心真心,婚姻將變得幸福綿長。
婚姻是一半索取,一半給予
蔡康永曾說:
感情中,如果過度地依賴和索取,終將迎來相看兩厭、一別兩寬的清零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李明曾接待過一位徐女士,她一進門就嚷嚷著要失婚。
徐女士對先生滿腹怨氣,抱怨他不管孩子,不做家務,不懂浪漫,更不會心疼人。
李明反問她:
在李明的耐心引導下,徐女士發現,孩子教育、家庭生活等開支大都是先生在支付,只是她一直忽視了他的經濟付出。
而且,以前每次先生做家務后,她總是挑剔指責嫌他沒做好,對他的付出視而不見。
過度的索取,成了抹殺愛意的元兇。
幡然悔悟的徐女士不再抱怨,而是熱情地招呼先生:「你累了一天了,快來吃飯吧。」
她還真誠地對先生說:
不料,當徐女士停止抱怨后,先生卻變勤快了,不加班時,他主動輔導孩子作業,周末還帶孩子爬山、踢球。
徐女士納悶地問:「我沒要求他,他怎麼主動去做了呢?」
李明一語中的地指出: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付出,撐不起兩個人的婚姻。」
真正美滿的婚姻,既有欣然享受,也有歡喜付出。
它就像天平的兩端,只有同時加減碼,愛的大廈才不會傾斜或倒塌。
所以,有來有往,夫妻感情才能永久保鮮。
雙向奔赴,婚姻的樂章才能持續同頻共振。
婚姻一半道歉,一半道謝
看過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和好后,女人問老公:「咱倆吵架究竟該誰先低頭?」
老公機智地答道:
莫名地暖了。
確實,家不是講理的道場,真正化解矛盾分歧的,從來都不是對錯道理,而是在乎和態度。
電視劇《我們這一天》中,模范夫妻杰克和麗貝卡也曾爆發過婚姻危機。
那時,麗貝卡決定重拾夢想,參加樂隊巡演,可杰克卻以接送孩子為由百般阻撓。
麗貝卡崩潰了:
不料杰克無情地嘲諷道:
傷人的話像把利刃,雖然看不到傷口,留下的卻是刺痛的心。
慶幸的是,杰克及時醒悟了,他懊悔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他想到為了這個家,麗貝卡已經有16年沒有登臺唱歌了,她很少外出游玩聚會,甚至都沒什麼朋友。
「你不僅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愛情篇章,還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我們重新開始好嗎?」
杰克說到做到,他主動為麗貝卡聯系樂隊,同時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妻子、照顧孩子。
想起《逆流而上》一書中一段話:
其實,夫妻之間沒有隔夜的仇,更沒有隔海的恨。
一句「我錯了」,可能化解所有的委屈;一聲「謝謝你」,可以熨平情感的皺褶。
長久的婚姻,既要道謝,也要道歉;既要體貼,也要體諒。
婚姻一半親情,一半愛情
什麼是婚姻?
很喜歡一個高贊回答:「婚姻,是承擔責任的愛情。」
而且,責任與愛情同等重要。
這份責任始于愛情,融于親情,它既有對伴侶情投意合的愛心,也有對子女舔犢之情的關心,更有對父母寸草春暉的孝心。
所以,成年人的風花雪月,除了怦然心動的愛情,還有相依相扶的親情。
詩人余光中和妻子范我存風雨同行61年的繾綣深情,曾經感動了很多人。
浪漫的余光中這樣表白妻子:
其實,范我存也是文藝愛好者,對詩詞歌賦有獨到的見解。
可是,余光中寫詩創作時,經常幾天幾夜不出房門,不僅對生活不聞不問,就連對范我存也不理不睬。
為了給余光中更好的寫作空間,范我存義無返顧扛起了柴火油鹽的人間煙火。
她說:
隨著4個孩子的相繼出生,范我存的日常就成了袋鼠媽媽,她常常背一個,抱一個,兩只手各牽一個,奔波在生活的戰場。
從風華正茂到耄耋之年,從一見傾心到白首偕老,范我存幾十年如一日,從未懈怠。
而余光中回饋她的,是一生的深情和守候,他說:
他們的愛情沒有因鍋碗瓢盆的碰撞消減,相反因彼此相扶相攜的親情愈加濃烈馨香。
就像有位作家說的:
所有怦然心動的激情,終將在生活的沁潤下,逐漸轉化成相濡以沫的親情。
但這種親情,不同于血緣的親情,而是愛人間守望相互的默契情義。
或許,這就是婚姻的要義,有愛人的情意,更有親人的情義。
▽
宮崎駿曾說:
就像蹺蹺板的兩端,只有相互配合的兩個人,才能找到愛的平衡點;
就像西紅柿和土豆,經過切煮蒸煎炸熬,搭成了薯條和番茄醬的絕配;
他們都曾是獨立的個體,但因為愛,為了愛,他們可以藏起鋒芒,學會容忍理解;
他們主動彎腰付出,彼此心疼體貼;他們有情有義,互相照亮成全。
這樣的婚姻,熬得過歲月漫長,抵得過時光流轉,令人仰慕,讓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