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越懂得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面子再重要,也比不上內心的踏實與自在。
人到中年,從學會拒絕開始。
錢有三不借
1、不講信用的人
借錢本身是一件好事,借給不講信用的人,卻會變成一樁爛事。
記得我舅舅開店賣一些五金材料,有些人來買東西,卻沒帶錢,只好讓他們寫下欠條,下次再來付錢。
到了過年要用錢,舅舅拿著欠條挨家挨戶地去討錢。
不講信用的人,不僅不還錢,還會假裝不記得這件事了。
在生活中,借錢先要看對方人品,即使破壞了情面,也不要做老好人。
2、偷懶耍滑的人
有些人根本不是沒有錢,而是不想去賺錢。
坐吃山空,耗盡錢財,于是他只好耍小聰明四處借錢。
這種情況下,借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有去無回。
3、愛嚼舌根的人
借錢時見人心,還錢時見人品。
遇到過一種人,借錢時滿是笑臉,但是等還錢時,他卻開始搬弄是非了。
「你怎麼這麼小氣,就這麼點錢天天問?」
愛嚼舌根的人,自己不但不還錢,還會給別人潑臟水。
話有三不說
1、不說氣話
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氣話,會使對方備受打擊。
猶太人有一句諺語:
「一旦說了一句氣話,就像一把利箭射出,永遠也不能收回。」
說話之前要三思,戒躁、戒怒、戒急。
越是生氣的時候,越要管住嘴巴。
2、不說怨言
魯迅先生說:
「人一開始抱怨,事情就會朝他抱怨的方向前進。」
整天抱怨,會消耗掉一個人的好運氣。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提燈前行,主動去改變。
3、不說是非
靜坐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這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兩面,你若沒有親身經歷,就不要妄加評判。
說話有德,出言有尺。不議論是非,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路有三不走
1、不走「歪路」
歪門邪道走多了,人心就會變得扭曲。
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拋棄內心的良知。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事事謹慎,時時改進,留有底線。
2、不走沒人的「夜路」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個女生在晨跑時,在路上遇害,令人惋惜。
我們在外上班,經常加班到凌晨,有時候一個人回家。
在遇到沒人的小巷子或者偏僻道路,盡量繞道而行。寧肯走遠路,也不要冒生命危險。
3、不走有陷阱的路
《菜根譚》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除了生活的路,在網路上,也充滿了各種陷阱。它們往往披著「獎金、福利」的外套,讓人輕易點進去。
我們始終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別貪心,別大意。
俗話說:
「一念收斂,萬善來同;一念放恣,百邪乘釁。」
為人處事,慎言慎行。
借錢,看清人品;
說話,考慮后果;
走路,擦亮眼睛;
人生本就是一次旅途,愿我們都能問心無愧、心懷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