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致地過窮日子?把平凡的日子,過得詩意盎然

li李 2022/06/10 檢舉 我要評論

和朋友聊天,

說起今年的目標,

「努力工作,認真攢錢,

養好身體,過好每天。」

這兩年,親眼見證了

人生的無常,

消費觀念、生活態度,

都在慢慢發生變化。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

收入不能如預期穩定增長,

「變窮」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如何把「窮日子」過得有質量,

成了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

「窮和敷衍是兩回事」,

這句話,不只適用于愛情,

也適用于我們每個人。

左右生活質量的,是你的生活態度。

01

精簡物欲,簡單生活

在物質極度豐富的時代,

人的購物欲被不斷放大,

吃穿用度都在追求更多更好,

各類促銷節日也層出不窮,

囤貨更成了一種習慣。

三年前的雙十一,

被種草的粉底液、卸妝水,

過期了也還沒用完。

還有貪圖打折買的衣物,

放衣柜幾年,都沒穿兩次。

去年開始,

重新審視了自己和生活,

才發現,人真正需要的東西不多,

當舍棄了90%的無用物品后,

生活反而變得簡單而舒心。

以前提倡極簡生活,

是對自我的反省和整理,

而當賺錢變得不再容易時,

精簡物欲,是省錢最快的方式。

大牌包包、限量球鞋、最新款……

每次購物前,明確自己的欲求,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不要輕易被物品奴役。

想起莫言在一次演講中說的:

「維持人類生命最基本的物質

是空氣、陽光、食物和水,

其他的都是奢侈品。」

精簡物欲,給生活做減法,

不跟風,不攀比,不囤積物品,

只買適合自己且真正需要的,

用100%的精力,過好1%的精致生活。

02

舊物有情,充分利用

有沒有發現,

你常穿的衣物其實就那幾件,

因為舒服、合身,能讓人徹底放松,

其他物品也是如此。

喜新厭舊無可避免,

但當我們無更多余錢去購置新物時,

不妨將目光移回舊物身上,

去欣賞舊物之美。

蔣勛旅行時,只穿舊鞋,

因為它和腳已經磨合妥帖,

不必再擔心磨腳,在他看來:

「不管服裝、鞋子,

其實都是一個人身體的記憶。」

舊物與我們朝夕相對,

早已沾染了主人的習性、記憶,

不僅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還沉淀著舊時光的溫情,

有鉛華洗盡的素雅。

喜歡的一個博主,

經常會教大家如何把舊衣穿好看,

一些很普通的衣物,

經她搭配后,總會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說斷舍離

是為了在未來迎接生活,

那麼,每一個善待舊物的人,

現在正在認真地擁抱生活。

03

左右生活質量的

是你的生活態度

精致生活不是有錢的生活,

而是一種心態。

三毛初到撒哈拉沙漠,

租到個三十多平米的小房子,

屋子很破,水泥地高低不平,

墻上沒涂石灰,磚縫清晰可見,

墻左角上面有個缺口,風不斷灌進來,

屋里空蕩蕩,沒啥家具,

頭頂光禿禿掛著個燈泡。

那時,三毛也沒錢,

但她還是拾出了「全沙漠最美麗的家」。

撿回的舊輪胎,清洗干凈,

放上一個紅布坐墊,

成了最受歡迎的鳥巢樣的沙發;

沒人要的深綠色的大水瓶,抱回家,

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

腐爛的羊皮撿來,

用鹽和明礬硝成了坐墊;

鐵皮和玻璃做了一盞風燈;

……

左右生活質量的,

是你的生活態度。

普普通通的房子,

只要窗明幾凈,布置得當,

一樣溫馨美好,

衣服不用多貴,

整潔大方,就得體。

媽媽喜歡說一句話:

「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過法。」

但不變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把平凡的日子,過得詩意盎然。

04

精致,一種求好的精神

精致是一種品位,

一種生活態度,

一種求好的精神,

一種悅己的能力。

生活大師松浦彌太郎說:

「任何一個追求品位的人,

都應該是一個悅己者,

你的愛好,你的生活方式,

都是為了取悅你自己,

而不是為了炫耀和交配。

當你懂得了如何取悅自己,

你的生活自然就有了品位。」

特別是在當下,

要把向外求轉為內觀,

不必活在他人的評價里,

好好愛自己,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不將就,不沮喪,認真過好每一天。

日子可以窮,

但心不能「窮」,

只要心有詩意,

生活處處都有清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