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班累成狗,卻不敢換工作。只好用有人比你還苦的理由安慰自己憋屈的內心。
生意不好做,卻不敢改變營生。盡管有很多想法,也不敢關掉還能養家糊口的生意,怕一家老小生活無著落。
突然發現,人到中年,被擠進了一條單行道,生活無形中多了很多茍且。
夜深人靜的時候,覺得自己快要熬不下去, 想一想還要依靠我們的孩子。
其實,我們哪里是孩子的靠山,孩子才是我們心頭的明月光。
前幾天,與朋友聊天,說起人這一生很沒意思,就是賺錢養家。
我們說到這都有點傷感,今年的生活與去年并沒有什麼不一樣,或者說現在的生活與五年、十年前的生活一樣的。
未來五年、十年還是沒有多大改變,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大學畢業時,懷揣美夢,揚言不想干一成不變的事,不想過一眼就看到老了那一天還是今天的生活。
可是,我們終究只是一個凡夫俗子,做不了特有意義的事,生活不能只有賺錢那是象牙塔的童話。
人到中年的現實是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你,他的人生還沒開始,我們不能頹。
想到孩子,心中一驚。
是啊!孩子那燦爛的笑容,響亮的叫聲,放學后撲到我們懷里的場景,明媚了我們一個又一個冬天。
想到孩子,再多的苦和累也感覺不到,再寒冷的冬天心里也是暖烘烘的,再黑的夜心里也有道光。
想到孩子,人生沒有什麼山翻不過去。
人的一生,拼的是孩子的未來。
人到中年,孩子是我們人生牽絆最重要的人。
他的健康、快樂、幸福撩撥著我們的情緒。
人到中年,孩子的消息是我們心情的晴雨表。
人的一生,最后的心愿只是想孩子將來能過上他滿意的生活。
電視劇《開端》中的老焦,一個不起眼的人物,是很多父母的縮影。
底層打工人,住最便宜的地方,房東要扔掉的東西,他舍不得扔留著自己用。
吃饅頭喝礦泉水,一頓飯就對付過去了。
搬家時,我們看到他將一個東西珍藏著,那就是女兒的獎狀,走到哪帶到哪,仿佛那些獎狀都是自己的。
那是他引以為豪的東西,也是他的希望。
明明自己過得居無定所,一點都不好,卻打電話告訴女兒,自己這邊挺好的,囑咐女兒一定要好好念書。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他一歲半時,父親死了,母親靠給人洗衣服,縫補或裁縫衣裳養活他們。
他的記憶中,母親的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
過去窮人家的孩子很難一直上學。
在他小學畢業后,親友想要他學手藝,他偷偷考起了師范學校。
即便是吃住都由學校提供,入學十元的保證金對于母親來說也是一筆巨款。
母親為難了半個月,最后籌到這筆錢,含著淚將兒子送出門。
她拼盡全力,只希望她的兒子有一個好未來。
考起學校對于有錢人家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是對于貧窮人家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人到中年,自己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未來。
低著頭,彎著腰,咬著牙也要將孩子托舉到一個人生高度。
幸福就是現在
我終于明白,其實中年人負重前行的幸福就是當下。
一日三餐不缺吃,不缺穿,孩子健健康康,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平常的日子,簡單的快樂。
曾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談論什麼是幸福。
窮人說:「幸福,就是現在。」富人覺得窮人現在的日子有什麼幸福可言。
有一天,一把大火把富人的豪宅燒了。一夜間,富人淪為了乞丐,比窮人還要窮。
酷暑天,他向窮人討口水喝,窮人端來一碗清涼涼的水,又問他什麼是幸福?
曾經的富人乞丐說:「幸福就是現在這碗水。」
茫茫人海,蕓蕓眾生,都會遇到一些挫折、打擊,苦難才是生活的真相。
人到中年,誰不是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誰沒有熬不下去的時候?
想想孩子,他是我們的能量加油站,是我們覺得生活還算幸福的源頭。
心里藏著對孩子的愛,這份愛讓我們似乎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人到中年,孩子帶給我們無限的溫暖和幸福時光,他是我們一直向前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