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高贊回答是:
人這一輩子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年輕的時候,血氣方剛,年輕氣盛,說話容易口無遮攔。
言多必有失,語多必傷人,肯定踩過不少的坑,吃過不少的虧。
所以說, 人吶,兩年學會說話,一輩子才學會閉嘴。
人到中年,知道了軟舌無骨,卻能碎心。慢慢也懂得了守口即守心,說話做事也少了些許鋒芒,多了些許的溫柔。
出言有尺,說話有德,語氣有暖,是一個人修來的至高情商。
01 出言有尺
《增廣賢文》有云:
做人,一定要管得住自己的嘴。出言有尺,輕重有度,方是君子說話之道。
在剛剛閉幕的東京奧運會上,其中有一名記者就因為說話讓無數網友指責。
我國鉛球選手鞏立姣以20米58的優異成績,成功拿下了中國鉛球賽場上的第一枚金牌,并且刷新了世界紀錄。
其中一名記者上前采訪,談話是這樣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下。
該記者問:
鞏立姣頓時懵了,難道她之前不是女孩子嗎?很尷尬地回復說:
該記者繼續追問:
為國家拿金牌,做運動員就不是做自己了嗎?
為了怕直播采訪尷尬,鞏立姣還是回答了幾句:
看出來鞏立姣已經很給這位記者的面子了。
記者繼續:
鞏立姣說:
記者卻說:
鞏立姣打斷了她的話:
面對記者的口不擇言,網友們紛紛吐槽,為鞏立姣打抱不平:
一個人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是本事。但是,更得知道出言有度,點到為止。既能避免誤傷自己或他人,還能給彼此留有余地。
思想家培根說過:
說話有分寸,顧及他人感受,是對他人尊重,讓彼此舒服的處世大智慧。
曾國藩也曾說過:
02 說話有德
古人說:心存善念,方能口吐蓮香。
舞蹈家楊麗萍,發布了一條生活中的視訊,她一襲白衣坐在餐桌前涮火鍋,身側垂吊著盛開的鮮花,她優雅地欣賞著鮮花,配文道:
這原本就是一段很平常的視訊,楊麗萍老師62歲了依然優雅,依然仙氣飄飄。
沒想到視訊下旁觀者冷冷拋出一句話,惡意地評論道:
自以為站在所謂道德制高點,不想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指責她的惡評。
世間那麼多事,不是每一件事你都你去管,不是什麼話都能說出口。凡事請三思而后行,有時你的一句話就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增廣賢文》里說:
說話有德,言不傷人,良言勸善人心暖,惡語傷人有報應。
所以,請時刻修煉好自己的口德,不該說的話請別說。說話要三思,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罔顧他人感受。
做人有度,說話留德,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德。
03 語氣有暖
《荀子·榮辱》中有這樣一句話:
記得在《少年說》這檔節目中,一個女孩的話,讓我記憶猶新。
小女孩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
可見,小女孩心里多麼委屈。
當時,我聽了心里也特別不是滋味。因為自己也是位媽媽,就感覺像是自己的女兒說自己。
平時,我們也時不時的對孩子吼:
在婚姻里,也時常跟丈夫吼叫:
大多數時候,我們寧愿吵架,也不愿意好好說話。
而且,我們總愛跟自己親近的人發脾氣,語氣里充滿了指責、嘲笑、否定、暴力。
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的一句話:
說出的話,就像釘到墻里的釘子,即使時過境遷,即使拔釘而出,但痕跡永遠都在。
佛家有句話叫: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關系,都死于語氣不當。
語言可以暖心,也可以傷心。
好的語氣,能讓別人舒適,也能讓自己心安。
話從口出柔三分,溫和的態度,表現出來的是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貼。
04
蔡康永一直被公認為高情商的主持人,他在《說話之道》里提到:
深以為然,這其實就是吸引力法則 。
你的思想、感覺、心念和語言所散發出來的一切,都有能量,善惡最終都會吸引到你的生命中來。
人生路上,有度的開口,和善的語言,溫暖的態度往往能為你收獲見山開路,逢水搭橋的運氣。
那些口無遮攔,出言不遜的人,總是無形間在自己周圍筑起了道道圍墻,即使有好運,也難以抵達。
宋慶齡說:
你的嘴,決定了你的風水。人到中年,出言有尺,說話有德,語氣有暖,就會有好運。
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