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35歲后,讓你走上坡路的10條建議

li李 2022/05/08 檢舉 我要評論

35歲對職場人而言意味著什麼?

身體機能的衰退,精力的下坡,心理的倦怠;事業發展的瓶頸,進退維谷的荒誕;生活瑣碎得無助,上有老下有小的矛盾......

35歲后,世界對于我們不再友好,10年的工作經歷,不再抱有期待和熱情,甚至開始對崗位、乃至整個行業都產生了厭倦。

繼續在崗位工作,感覺生不如死,跳槽或創業,又怕孤注一擲換來的是兩手空空。于是只能隨波逐流,在焦慮不安中走向下坡路。

35歲仿佛是一道坎,邁過去浴火重生,邁不過去便會被淘汰。不要擔心,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

這10條建議,一定要收好,可以幫助你獲得翻身的資本,擁有開掛的人生。

1、隨機應變,順勢而為

職場是個小社會,每天會發生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如果不懂得隨機應變,很容易落入他人紛爭的漩渦,成為他人斗爭的犧牲品、背鍋俠。

與自己無關的事情盡量遠離,遇到機會要努力爭取,順勢而為將劣勢變為優勢。

2、與人為善,不嫉不妒

職場沒有朋友,但并不意味著你不需要和他人相處。把握尺度,與人為善,給他人留一個好印象,更有利于你的發展。

特別是在一些小眾領域,圈子大多有所交互,同事和領導的評價可能關系到你跳槽時的薪資和待遇,成為你的隱形簡歷。

3、時刻充電,增強儲備

不要以為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意味著安穩的生活。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情,再大的公司也會遇上危機,如果你永遠止步不前, 你便會成為危機時公司斷尾求生中的「尾」。

利用空閑的時間多學習,增強知識儲備,提高專業能力才是硬道理。

4、廣泛閱讀,跨行業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腹有詩書氣自華,堅持終身學習。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閱讀的習慣,每天抽出1小時看一些書,這些書不一定關乎與你的職業,也可以是核心競爭力與可遷移的能力。

堅持閱讀幾年,你會發現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眼界會遠遠高于他人。

5、培養興趣,發展副業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身價壓在現有的工資待遇上。抽時間學習一門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或者培養一個自己愛好的興趣,不斷深耕,發展為自己的第二副業。

工作不是全部, 找到你的天賦,也許有一天你的第二職業會成為你的退路。

6、少說多做,不要紙上談兵

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當你在空想的時候,他人已經開始試錯,在失敗中累積經驗教訓。

很多人會把自己的不行動歸結于沒資源、想法太幼稚、能力不夠、沒有金錢支持等,但是你不去邁出第一步,永遠不會成功。停留在空想的階段,只會讓你錯失機會。

7、優化圈子,管理人脈

年紀越大你會發現,人脈和資源對于職場人而言有多重要。

將你的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人和事物上,用心去維系。讓你不舒服、感覺到不平等的關系,快刀斬亂麻,直接去除。

篩選優質人脈,打造屬于自己的人脈管理系統,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越來越高端,趨同效應也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優秀。

8、情緒管理,不要抱怨

遇事不要抱怨,找到解決的方法,努力去解決他、戰勝它,你會變得越來越強,越來越有責任感。逃避只會讓你被情緒操控,口不擇言,越來越消極。做情緒的主人,凡事積極應對,遇到事情解決事情,不要在情緒上先敗下陣來。

9、專注自身,不受外界影響

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堅定地走下去。外人的聲音可以聽,好的建議可以吸收,但不要被其影響。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只會讓干擾項變得越來越多,你的人生也會因此變得雜亂,容錯率更低,更容易失敗。

所以,遇到搖擺不定的時候,不妨沉下心,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10、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聽

對于我們不理解,沒有參與的事,不要輕易地做出評論。人言可畏,你的一句話可能在無形中影響了一個人的命運。

特別是在工作中,我們常常因為「首因效應」對他人的評價不準確,導致給他人貼上了不屬于他的標簽,影響合作關系。

在面對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時,都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與其聽別人說,不如自己用心去看。

—— END ——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