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的每一步,就像鯉魚在跳躍著龍門,是否成為龍,是否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全看我們能不能跨過這些「坎」。
對此,有人曾感慨道:「沒有平淡到最后的生活,只有橫在歲月面前的挑戰。」
在歲月面前,哪怕我們再怎麼保養,也都會有變老的那一天。而變老,并不代表著越過越好,恰恰是遇到更多未知風險的開始。
就拿差不多49歲的中年人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到底大不大呢?
說得難聽一點, 生活就像是一個「篩選器」,至少把一部分人篩選出來,然后淘汰掉。而這里所指的淘汰,有可能是職場的淘汰,也有可能是人生的淘汰。
活著,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反而是一場「不斷經受折磨」的歷練。
從49歲到50歲,這是一場歷練;從59歲到60歲,這也是一場歷練。別看這當中只有一年之差,可實際上,任何一個臺階都不是一般人可以跨過的。
你終究會明白,49歲和59歲這兩道坎,終究決定了我們后余生的命數。
02
49歲到59歲,那是「難度加倍」的開始。
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100公里的路程,其實我們走到第90公里,也僅僅是走了一半而已。 最后的一段旅途,其實比之前的任何一段路程都要難走。
40歲那年,我們覺得人到中年也就那樣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于是乎,我們就會對此掉以輕心。
隨著年齡逐漸加劇,隨著身體健康逐漸出現了問題,那我們就會慢慢地感受到,每過一年,對于我們來說,都算是不小的挑戰。
至少,中年危機在加劇,父母在慢慢地老去,孩子也在長大,而我們身上的壓力更重了,愈發感覺到「力不從心」了。這,才是人間悲劇的開始。
曾經見到過很多的中年人,今年生日還特別高興,可明年生日就不在了;昨天還堅持著去工作,可今天就倒在了崗位上了。
中年人「中道而別」的機率,那是特別大的。 特別是對于那些長年勞累的打工人來說,稍有不慎,其結果將是一家人難以接受的。
同樣的道理。59歲這道坎,不也絆倒了不少人嗎?退休,看似特別幸福美好,可實際上,過五關斬六將后,一切,也不過是 「不如意事常八九」罷了。
03
49歲到59歲這十年,風險叢生。
有道是:「人到中年,劫后余生。」
年輕的時候,從來不知道「中年」的人生有多苦惱,只認為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反正人到中年的我們早已成熟,能夠隨心所欲地應對生活的風險。
可到頭來,現實卻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能夠多走一步,能夠順利地醒來,就已經是上天對于我們的恩賜了。
為什麼有人會說,45歲到55歲這十年,是人生最不快樂的十年呢?
其實,這沒有夸大,而是說得比較委婉了。現實卻是, 從40歲后開始,直到60歲退休之前,我們所面臨的,本就是如同「芒刺在背」般的人生。
你的伴侶需要依靠你,你的孩子需要依賴你,你的父母需要你養老,你的家庭需要你賺錢養家,你的壓力不容許你能休息。到最后,無數的壓力都會「壓垮」你。
在知乎上,有這麼一句話,中年人選擇長夜痛哭,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在家人的期盼當中,自己不能停下來。
機器,終究會有出故障的那一天。而人,也會有遇到問題的那一刻。這個時候,風險叢生,難逃劫數,也成為了現實。
04
要想跨過這兩道坎,不妨做到這3件事。
既然這兩道坎如此難過,難道我們就無能為力了嗎?其實,一切都不過是「事在人為」罷了。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態,別出現巨大的心理落差。
曾經有一位同行,因為48歲那年破產,就選擇了輕生。雖然最后被救了回來,可還是落得終生殘廢的下場。
生活,其實過的就是「心態」。有錢也好,沒錢也罷,如果心態不好,哪怕給我們萬貫財富,也不見得我們會活得幸福。
其次,勞逸結合,保命為主。
無論在什麼時候,「保命」才是我們所需要做到的最要緊的一件事。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一定不會有好的未來,更別談跨過重重阻礙了。
人,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休息,千萬不要有太多的焦慮,勞逸結合地活下去,以「命」為主,那就足夠了。
最后,給點耐心,一樹花開。
人生,并不是一陣短跑,而是一場長跑。能夠在短時間內跑得很快,那并非是真英雄。而耐著性子跑下去,才算是真豪杰。
我們活過這一生,并非是為了成就什麼功名業績,而是 為了在人生這本大書當中,譜寫不朽的生命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