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請收起你的「善良」

li李 2023/02/02 檢舉 我要評論

人這一輩子,奮斗半生,在浮浮沉沉中經歷歲月蹉跎,誰也抵抗不了時光對自己的洗禮和改變。

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老年生活最是能看出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包括了財力物力、人生智慧以及家庭情感等等。

晚年生活最怕孤獨,卻也是孤獨找上門的時候。這時候,就要看年輕時的積淀是否足夠,能否讓自己晚年享福。

比如有的人在年輕時不顧一切地賺錢,在日夜操勞中累壞了身體,最終在自己的晚年臥病在床。

一個人一旦在老年生活被疾病纏身,真應了那句「是非成敗轉頭空」,縱然你腰纏萬貫也無濟于事。

即便家人有心照顧關懷,也難以再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所以說,健康的身體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身處當下而規劃未來,年輕時規劃中年,中年時就要考慮老年生活,自己的歸宿在于何處、靠什麼養老、晚年生活如何度過等等。

步入晚年的人在心態上也要有所改變,有些人總是善良過度,這在很大程度上給自己惹來一身的麻煩。

善良并沒有錯,但走到人生的暮年,你已經不需要再為這個社會付出多少了,保重自己,才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相信,世人骨子里皆帶著善良的因子,可善良也分時間場所。

人到晚年,請收起你的「善良」,否則會惹來很多麻煩。

回歸自我,多為自己考慮

社會責任需要有人來擔當,民族傳承需要有人來奉獻,我們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在最有精力的時候奉獻于社會、報效于祖國,是每個年輕人都應該有的思想覺悟。

每個人都有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時候,作為祖國與社會的建設者,應當以責任心、同情心去共建我們所生存的和諧社會。

善良也需要付出代價,所以我們才需要奉獻精神,比如勇斗歹徒的市民,比如飛身救人的消防戰士,又比如捐錢捐物的慈善家,他們都是在行善,也都在單方面地付出、虧損,但這是值得且有必要的。

當人的一生步入后半場,就應當收起自己的「善良」,多為自己考慮一些。

年輕時的奉獻與擔當已經實現了這一生對于社會和國家的價值,而在老年生活中,最該考慮的還是自己。

首先保護好自己的健康,其次多為自己考慮,換言之,老年人對自己的保護,正是為社會、家人做貢獻。

量力而行,放下熱血激情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人一旦進入老年,身體機能會不斷下降,無論是反應力、體力甚至是智力都有所衰退,應當成為被保護的對象。

然而卻有很多人擺不正自己的心態,總是不服老、不服輸,在一場又一場與時間的對抗中消磨自己,最終帶來的只有自己的損失。

人的心態應當跟隨自己的年齡,好比于一個年輕人不能成天感嘆時光,而老年人同樣也不應該再想著自己的滿腔熱血。

人到晚年,要懂得適應當下的狀態和環境,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這樣才能安享晚年生活。

社會的大梁應當交給社會的中堅力量,不要再去想著以自己的熱血激情去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

可現實中,不服老的老年人很多很多,他們甚至仍然奮斗在一線,這類人都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有超凡的實力支撐。

作為普通人要量力而行,不要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一塌糊涂。

退居二線,兒孫自有兒孫福

為人父母者,皆希望子女能過得幸福安康,這是對子女的疼愛與呵護。

在子女們小時候當父母的應當為他們樹立一個保護罩,可當子女們漸漸長大,做父母的也要逐漸為他們卸下保護罩,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你要知道,不去經歷一些磨煉,人是不會成長的,總有一天你必須得撒手,何不早點讓他們去適應凡事需要自己努力的人生。

「巨嬰」的產生,多數是因為父母的過分保護,子女們已經長大成人,心態和身體素質卻還停留在「嬰兒」階段,像是一塊嫩豆腐一樣要用手捧著,要知道父母終會有老去的時候,越是保護他越是害他。

做父母的要懂得退居二線,懂得讓自己享清福,將壓力分擔當子女身上,在子女髮展時期過分保護他們,看似是一種幫助實則是一種損害。

人的獨立能力必須要經歷實踐才能被鍛煉出來,理論上掌握再多也是沒用的。

父母對于子女的「善良」應當停留在孩童時期,子女長大成人,就放手讓他們去干。

我們總是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保護好自己,不要玩水玩火,不要去危險的地方,卻在老年的時候忘了提醒自己多為自己考慮。

奮斗與奉獻皆在人生中期,普通人的老年生活就在于享福——前提是有這個條件。

享福的條件就在于自己提前創造,在退休后對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一些規劃,無論是回歸家庭還是追求自己的愛好,都要自己想清楚。

人逐漸老去,就像逐漸回到孩童時期,需要人保護,需要人照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