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年的底氣,到底從哪兒來?這三點建議還好知道得早

li李 2022/05/14 檢舉 我要評論

大概是人到中年的緣故,跟朋友之間的聊天話題,基本上不再有看了什麼電影、什麼好書,進而聊一聊某個作者、某個演員。

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眼前的工作、遇到的問題、生活、家庭的壓力,還有對未來各種可見的、未知的情況的擔憂。

01

由一位步入中年的朋友現狀引發的感慨

一位之前經常一起逛街、在出租屋做飯、去圖書館博物館的朋友找我聊天,說起近況,她只慶幸自己無論是規劃生活、還是規劃工作,都要給自己留夠余地的做法。

原來,她20年才出手買了房,21年裝修,之后搬家。21年年底,他老公跟人合伙辦的公司,因為效益不好,合伙人帶領團隊去了同行公司,他老公就回家做了全職奶爸。

照一般人,這個時候肯定很慌,也很崩潰,不過,我這位一直都有力量感和行動力的白羊座朋友,倒是表現得很淡定:

房子沒買大的,還在郊區,所以用老家賣房的錢,加上平時家庭積蓄,支付完首付、留夠裝修款之后,還有夠家庭日常開支用個一年的流動資金;

而她自己,也早在兩三年之前,就在主業之外開辟了自己的副業,每個月副業也有幾千塊的收入,支付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差不多夠了。

再等一兩年,家里老人退休以后,幫忙搭把手接送一下孩子上下學,老公再考慮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重新進入職場,她的壓力也就減輕了。

話雖如此,但同作為喜歡考慮很遠的將來的人,我們也接著又聊了諸如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健康如何保證?如何在中年讓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不被削弱等話題,把我們的思考分享出來,給每一個正處于中年,或者即將要步入中年的人共勉。

02

如果有可能,盡量在35歲之前,修煉一項可以托底的技能

經常看到有人問:人到中年,學習一門什麼技術,能夠保障我「前程無憂」?

學習一門過硬的實實在在的技術,去特定行業做一個資深技術人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絕不是唯一的選擇。

其實,一個人的技能,可能是像廚師會燒地道的川菜、粵菜、魯菜,像醫生一樣能治病做手術,像設計師一樣能夠設計出大到房子、汽車,小到一個放在辦公桌上的擺件,但同樣也可以是其它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軟性技能。

比如,我這位朋友,她最突出的能力是人際交往和銷售能力,她的主業和副業也都是圍繞著這兩項能力來的。

她說她從來不擔心工作的問題,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商品交易這件事,銷售能力就一定有用武之地,無非就是可能要辛苦一點,但她可以吃苦。

而對我自己來說,如果說有什麼讓我一直有底氣沒那麼慌,大概就是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比較有自信,如果我想要弄清楚一件事,是可以很快速地在一個月之內,通過讀書、看雜志文章、論文、互聯網信息等各種方式,閱讀完超過大約相當于8本書數量的專題材料,這就能夠讓我應付工作和生活中很多難題了。

所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能,不是我們通常想象的那樣困難,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不斷強化它,變成比一般普通人更厲害的技能,它就足以讓你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了。

03

掌握營養、健康運動的基本知識,并身體力行

特別年輕的時候,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在經濟負擔上,也完全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時候甚至還能蹭蹭父母的房子住,回家過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大少爺、大小姐生活。

但在要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而又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更容易發胖、也更容易累,越來越不敢看每年的體檢報告時,也會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沒有那麼自信。

如果說年輕時候的自律,更像是一種自我標榜,那中年時的自律,就是一個不放棄自己的必選。

一個人到底要怎麼吃才是真正的健康?我發現對此有基本常識的人,簡直少得可憐,知道一些并能讓自己盡量堅持做的,那就更加鳳毛麟角了。

不信我考考你:成年人一般來說每天應該攝入多少卡的熱量比較合適?你有沒有聽說過營養膳食寶塔,這個寶塔對一名普通成年人每天的食物攝入建議分為了哪幾種種類?

如果能夠回答出以上這幾個問題,在營養方面的知識,至少應該要超越80%以上的人了。

2022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大家可以收藏對照一下,看自己需要做哪些調整:

而關于運動,有沒有科學的運動常識先不說,我們先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周至少有5天,進行快步走強度或者更高一些強度的運動30分鐘,就足以應付很多因為身體代謝變得更慢而帶來的體重及其它問題。

04

放平心態,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情過多擔憂

天生就比較容易焦慮的性格的人,我有一個特別好用的辦法可以分享:

那就是當你發現自己又一次被很多可能會出現和發生的問題弄得焦躁不安時,可以找一張紙、一支筆,然后坐下來,把你在擔心的問題一個一個寫下來。

比如,你可能在擔心戶口辦不下來會影響孩子上一所好的小學,上不了好的小學就上不了好的國中,然后一直擔心到孩子可能整個人生都要不好了。

可能等你寫到孩子考不上一個好大學時,就會發現自己未免擔心得太遠了,畢竟這會兒他/她甚至還在牙牙學語,然后發現自己真正要做的,就是看看戶口這個問題到了什麼環節,哪里可能出了問題,應該怎麼辦。

知名記者周軼君曾說過,「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當我們把所有焦慮的事情,一個個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時,去學習和修煉自己的保底技能、去培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過好中年的勇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