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這個世上,知己難覓,過客易尋。
要想遇到心心相惜的知己,那我們就算打著燈籠,其實也找不到。而要想遇到過客,那我們只要走到大街上,就能隨隨便便地遇見了。
這過客之間的感情,真的有意義嗎?
年輕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一切的感情都有意義。可是,當我們有所經歷之后,自然就會明白, 有太多的感情,其實毫無價值。
你對別人特別好,不見得別人就會對你真心相待。要知道, 真心換真心,那是虛幻。而好心被當作驢肝肺,那是現實。
有作家寫道:「在這虛偽的世界中生存,輕易相信某某人的感情,就是在浪費自己的人生。」
在對待感情這件事上,其實有這麼一個原則,珍惜那些真正有溫度的感情,而拋棄那些廉價的虛情假意。
虛偽的東西,哪怕再甜蜜,也都是有毒的。就跟「糖衣炮彈」一般,終究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和發展。
人到六十才明白,遠離這些廉價的感情,那才算是成熟。
02
遠離沒必要的同事群,那才是成熟。
這世上有這麼一個矛盾的群體,名為「同事」。
同事這個群體,真的存在真感情嗎?很遺憾地說,在同事這個群體誕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會存在真感情。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同行如敵國。
同行之間,其實就跟敵人一樣,你盯著我不放,我也揪著你不放,從而形成了競爭的關系。結果,只能是鬧出矛盾,針尖對麥芒。
在職場中,同事見到你工作努力,他不高興,認為你在討老板的歡心,于是乎他們就合伙來整你,甚至排擠針對你。這,是他們常見的本性。
一旦你善良老實,同事立馬就會欺負你,或者把責任推到你的身上,讓你來背黑鍋。如此,善良的你,其實不會有什麼好報。
對于同事,我們還是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比較好。這些人,本就是陌生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不相互算計就不錯了。
可以說, 遠離沒必要的同事群,甚至跟這些人減少往來,那并非是狠心,而是一種對于自我的保護。
在這個蒼白的世道里面,讓自己狠心一點,反而是給自己的善良加點鋒芒。
03
擺脫沒必要的親戚圈,那才是成熟。
親戚,跟我們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但血緣關系代表不了感情。也許,就是這些跟我們有著血緣關系的人,才最沒有感情。
俗話說得好,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以前不懂這句話,總覺得親戚就能靠近,總認為我們跟他們有著同一個祖宗,這關系就能處得很好。
最后才發現,這番話是真理。 人太熟悉了,反而就不能親近了。因為這世間最喜歡害人的人,往往不是陌生人,而是沾親帶故的親人。
一把刀,如果它明晃晃地亮出來,我們都有所防備,那自然不需要太畏懼。可是,如果它在我們身后背刺,暗中傷人,那傷害就很大了。
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就是這個道理。
親戚這個群體,其實特別不好相處。 你過得好,他們就會產生「羨慕嫉妒」的心理。而你過得不好,他們又會落井下石,到處嘲笑你。這,就是真實的人性。
既然如此,那我們與之保持「疏遠」的距離就可以了,沒必要在乎,也沒必要上心,更沒必要把真感情寄托給白眼狼。
04
一個人,懂得放棄廉價的感情,才算成熟。
談到這里,相信有人會說,這世間的同事和親戚,真的就如此無情嗎?
當然,在同事和親戚這兩個圈子當中,肯定還存在著有「真感情」的人。但是,這些人太少了,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少數的真實,并不能掩飾多數的虛偽。特別是在這個「唯利是圖」的世道當中,虛偽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越來越少。
你的同事對你好,并非是真心的,只是有事兒想求你幫忙罷了。或者說,你升職了,你的同事對你好,就是想請你多提攜而已。
哪怕是親戚,他們對你好,要麼是為了借錢,要麼是為了求幫助。 人,其實都「無利不起早」,又哪有什麼過分真誠的一面呢?
人,越是上了年紀,越是能明白一個道理—— 利益,才是無數人的追求。
在利益面前,感情往往顯得過分脆弱。更何況,親父子,親兄弟,都會為了利益而爭執不休,又何談是這些同事和親戚呢?
人,沒必要重視虛偽的感情,也沒必要把廉價的關系放在心上。及時拋棄,薄情點,狠心點,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