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起退休生活,很多人會以為,閑來無事,約三五好友聚會,常去跳廣場舞,幫忙帶孫子,去看風景等。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熱情太高,反而失望越多。不如現世安好,從從容容度過余生。
在一次訪談中,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于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系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綁住,就更吃力。」
拒絕幫助別人,不去湊熱鬧,不隨意送祝福,不熱衷節日,遇到了不舒服的人,就繞道而行......戒掉了老年人熱衷的「儀式感」,生活才能真正清靜自然。
02
職場:人走茶涼,無需續水。
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窗台上的珠子花,凋謝了,但是我不舍得扔,畢竟,它陪伴了我很久;雨停了,我卻不收起雨傘,畢竟它幫了我......」
後來,我發現,一個人太念舊,真的是一種錯誤。最好的人生,是邊走邊扔。
總有一些人,退休了,還不舍得退出工作群,過節的時候,還向老領導發祝福語,也會參與搶紅包。
位置都沒有了,你還把自己當成「主人翁」,簡直是笑話。指不定,哪一天,領導看你不順眼,把你踢出去,會怪難受的。
要懂得,一杯茶,續水很多次了,早已沒有了茶味,和淡水沒有兩樣。如果你還舍不得丟,茶葉會有餿味,讓人作嘔。
從離開職場那一天開始,你就別回頭了。拿好你的退休金,別指望單位發獎金。
03
社會:是非之地,不爭不辯。
前幾天,看了一條新聞。在湖南株洲,一群大爺大媽把緊鎖的足球場大門,砸開了,然后理直氣壯地在球場上跳廣場舞。
當時,里面還有學生在進行足球比賽。
可恨的是,大爺大媽們,沒有一個人道歉。
有一句很諷刺人的話:「你大爺,就是你大爺。」如果一個老人,總是不會變好,那麼就是社會的蛀蟲;如果一個老人,堅持變好,就永遠比別人強。
這個社會,一念是地獄,一念是天堂。你若堅持善良,處處讓一讓,那麼到處都是鳥語花香。
不要去爭什麼,即便被人冤枉了,也不要說話。給別人留下安寧,你也會被人尊重。
04
朋友:利益交往,無利無求。
在這個人情社會里,我們總想找到一絲溫暖。
要是,有人愿意拉自己一把,就輕松多了。
現實卻總會給你狠狠地上一課。讓你明白,人老了,是沒有人脈資源的。
我的三姑父,曾經在一家事業單位當過一把手。在職的時候,找他幫忙的朋友,起碼是上百個。他很熱心,也會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有一天,三姑父的一個侄子,想要去一家酒店打工。恰好,酒店的經理,和三姑父有交情。
當三姑父帶著侄子走進酒店的時候,經理請他喝茶,然后說 :「你早已退休了,有些事情,就別管那麼多了。」
多年以前,三姑父讓下屬們,都去酒店照顧生意。想起來,他當時太單純了。
你失去了利用價值,還去求人,多半是自找沒趣。還是做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吧。
05
兄妹:各自成長,各自安好。
兄弟姐妹的感情,應該是最長久的。當父母過世之后,他們就是「血脈之源」啊。
可是,手足相殘的事情,會讓你寒心。
為了爭奪家庭財產,個個摩拳擦掌,甚至要動手打人了。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道:「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
一起長大,時光短暫而美好。長大以后,各自有了小家庭,你去串門,也僅僅是一個客人。
魚放三天發臭,人留三天討厭。你頂多去找兄弟姐妹吃頓飯,至于家庭紛爭,一起奮斗,借錢投資,抱團養老之類的事情,就免開尊口了。
「別人」在乎的是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不好,小家庭有多少存款,你的生活好不好,自己去努力。如果你過得太好了,他們反而會嫉妒你。
06
父母:生死有命,厚養薄葬。
當你退休的時候,父母還健在,說明你是有福氣的人。
上班的時候,你無暇照顧父母。不要去上班了,隔三差五可以和父母聊天,一起吃頓飯,也是天倫之樂。
可是,贍養父母,是要花錢的。別以為,父母還能自己掏腰包,讓你過好日子。
最可惡的是,有的人,在父母過世之后,可以花幾萬塊錢,放禮花、請草台班子,卻在父母生的時候,不愿意給他們吃一頓飽飯。
活菩薩,不去供養,非要去墳頭上燒香。這是違背道德的行為,這樣的孝順,不要也罷。
把厚葬的錢,用來過好日子,才是明智之舉。不要為了那一時半會的面子,把人心顛倒了。
當然,也不要不惜代價,為父母續命,你的熱情,是要失敗的。生死輪回,這是天理,唯有順其自然,看淡一些,才會長久。
07
結束語。
演員徐靜蕾說:「為什麼我們要被教育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姑娘’,而不是‘一個被自己喜歡的人’?」
不要委屈了自己,去討人喜歡,也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退休了,本來就是放松壓力,享受生活。你卻總是那麼熱情,任何事情都要管一管,任何人都舍不得斷交,那麼你的生命,不堪重負。
生活的煩惱,其實是你自己「請進來的」,你要學會「踢出去」。
遇人不善,可以回懟:我就標新立異,我就不喜歡,我就一個人,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