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
一個有錢的富人,他們雖然過著當下的日子,可內心已然想到了來年的發展。他們腳踏實地,眼光觸及未來,讓人敬佩。
而一個較為貧窮的人,他們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根本就不會有心思去思考來年該怎麼發展,該如何去生活。在他們眼中,當下能活著,就是萬幸了。
其實,窮過的人都明白,人的格局,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有些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奮進,而是受環境所迫,非人力可以迅速扭轉乾坤。
富貴之事,便是大多人一生所追求之事。有些人奮斗一生,艱苦一輩子,不過是為了這般些少的富貴罷了。
正如一句話所言一般,世人匆匆忙忙,不過是圖那碎銀幾兩。可偏偏是那幾兩碎銀,能解世間萬種惆悵。
錢財,也許不僅僅是錢財,更是一個人身份和階層的象征。說得現實點,富貴加身的人,自然是人上人,而較為沒錢的人,別說外人看不起,就連家人也嫌棄。
而對于我們大多人來說,都希望能富貴加身。可是,我們只有摸清楚這三個規律,看透這世間的本質,才能更好地收獲財富,贏得幸福。
你能否富貴,要看你的「眼光」
一個人的眼光,將反映出一個人的格局。你的格局有多大,你所要面對的壓力和責任就有多大,而你所能收獲的財富,也就會有多少。
格局,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人的未來,影響人的發展。很多時候,你所賺取的錢財,跟你的眼光能看多遠,都是有關聯的。
曾有一位西方經濟學家說過:「不要把你的眼光放在門前,這是沒有價值的。」
這番話,其實跟我們常說的「坐井觀天」頗為相似。井底之蛙,它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部分的藍天,那麼它又能有多少的胸懷和眼界呢?
一個人想要發展,想要有所成就,那就得讓自己跳出「坐井觀天」的限制,從而找尋更大的視角,觀看到更大的世界。
就像是一種技術,或者一樣事物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為何有些人能抓住機遇,從而聲名顯赫,而有些人卻畏畏縮縮,錯失良機呢?
因為前者有自信,有眼界,有格局,多了果決和當機立斷的品質。而后者,則多了猶豫和不決,少了容納新事物的胸懷。
你能得到多少富貴,受你的格局和眼界的影響。
你能否大富大貴,要看你的「機遇」
曾有人說,小富小貴,看的是個人的勤奮程度。而大富大貴,看的則是一個人的機遇和命運了。
在這里,我們要思考三個問題。
機遇從何而來?我們該如何把握住機遇?人的命運如何與機遇相結合?
當我們把這三個問題想通之后,我們就能懂了,原來人的大富大貴,不是單靠勤奮就能實現的,這是萬事萬物相互結合的結果。
我們每個人所遇到的機遇都是不一樣的。你所處什麼職業,你就能遇到其中的不同的機遇。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你所能碰到的機遇也將越來越多。
機遇,來源于不斷發展的環境,來源于你對某些事物苗頭的觀察。
而為何有些人能成功,有些人卻一輩子落魄呢?就是因為前者抓住了機遇,后者卻跟機遇擦肩而過。
抓住機遇,靠的就是人的眼光和能力的。而眼光,就是上文所提及的格局和對于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倘若連機遇都發現不了,又何談能夠抓住呢?
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我們要想把握富貴,就得讓自己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中間區域,如此,眾多條件的結合之下,你才能運用機遇去辦事,進而實現財富的轉換。
人若想大富大貴,單靠勤奮是不夠的,還得靠人之機遇。
你能否富貴加身,要看你的「駕馭能力」
剛來到社會打拼時,大多人都會抱怨,怎麼對方的背景那麼好,一來就是高位,怎麼自己那麼努力了,還是處于基層......
大多人都會埋怨自己的背景不好,缺少人脈,缺少資源。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我們要明白,在這個社會,既然有人按部就班地打拼,自然就會有人走捷徑。這是在哪個時代都無法改變的規則。
而我們,卻不能在這里垂頭喪氣,而是要看清這世間背后的真相,那就是人之福貴,不是看背景的,而是看人的「駕馭能力」的。
也許某些富二代確實很有錢,可如果他缺少了駕馭大富大貴的能力,那他總有一天是會落魄的。而這種落魄,便是「富不過三代」的下場。
相反,普通人如果有駕馭富貴的能力,那他就能不斷地累積財富,像滾雪球一樣,將其越滾越大,進而在自己這一代,以及孩子那一代,實現階層的跨越。
這一進一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富二代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大多人都缺少硬實力去贏得富貴,為家庭的發展奠基。
所以說,人處于江湖,要想富貴加身,那就得以實力為基礎,然后在機遇來臨的時候,牢牢將其抓住,相信你的未來,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