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像是沸騰的開水,放得太久了,不保溫,不添柴,它就會快速變涼。
春節期間,有幾天假期,是與親朋好友聯絡的好時期。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認識的人,都能稱之為「朋友」,或者「人脈」。與人交往,要學會擇友,要有自己的原則。
《抱樸子·交際》中說道:「朋友之間不宜浮雜。」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質量。人生之路,多與真心待你的人,交心。
許久不聯系,亦或者價值觀不同的人,以及無效社交,都要學會拒絕。因為,在無效社交上浪費再多的時間,也無法產生良好的價值。
春節期間,別參加以下幾種聚會,沒必要。
02、許久不聯系的同窗,不必再勉強聚會
年少時的同窗情誼,夾雜著青春時的張揚與天真,在歲月里,顯得無比的可貴,無比的純正。
畢業后,同學之間各自道別,飄零到不同的城市,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
漸漸地,同學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少,情誼也越來越淡。許久不聯系的同窗,再見面時,已經喊不出對方的名字了。
許久不聯系的同窗,彼此之間已經沒有了真友情,不必再勉強聚會了。
《安家》中的徐文昌,參加同學聚會,人去到現場才知道,與他好久不見的朋友翟云霄也會來。
沒想到,翟云霄穿著西裝革履,到了現場,嫌棄聚會的場所不上檔次,不斷地炫耀自己事業有成。
翟云霄說話一點也不真誠,大家在一起,沒有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反而很尷尬。
徐文昌在那一刻才知道,他和他之間,已經像兩個世界的人了。
春節期間,假期很寶貴,不要去參加沒有意義的同學聚會。
同學聚會,找不到過去的那些美好的回憶,反而讓單純和天真的感覺全部破碎。
同窗之間許久未見,情誼淡薄,聚在一起,剩下的只是虛偽、陌生和試探,其實毫無意義。
03、別和三觀不合的人聚會,融不進圈子
在春節期間,在外打拼的人,都回歸到了家鄉。
在一些親友的聚會或者朋友的聚會中,會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會認識一些事業有成,又或者很有想法的人。
但是,如若他們,與你的價值觀不合,就不要去參加他們的聚會。
李宮俊說:「三觀不同,不相為謀。」
人的層次不同,所談論的事物的角度,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大家談論的東西你聽不懂,也不認同他們的觀點。即便,對方再有資源,有價值,他也不會和你合作,不會和你分享。
與三觀差距太大的人相處,你不但無法融入他的圈子,而且與他也找不到共同話題。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如若,思想也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就不要再去強融彼此的圈子。
不必試圖改變別人,無法認同別人的觀點,可以選擇遠離。
因為,三觀不合,是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
04、互相拉人脈的聚會,認識的人無效
人到中年,參加聚會,本就是為了認識更多優秀的人,為自己建立人脈。
在一些聚會上,相互寒暄,交換名片,其實,并不能為自己積攢人脈。
因為,你會發現,這些人和你吃過飯,交換了名片后,對你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過后就會把你徹底忘記。
一面之緣,就算在當場,聊得再熱絡,沒有感情基礎,也不會成為真正的人脈。
與其游走在與自己并不相熟的人之間,不如留在家里,陪一陪親人。
有效的人脈,是建立在彼此可以互利共贏上的。
盲目地在聚會上結交「人脈」,其實都只是自欺欺人。與其,一味地拉人脈消費時間,還不如花時間,提升自己的實力。
你若優秀,走到哪里,都自帶芬芳,自有欣賞你的人和伯樂,靠近你。
05、寄語
人生路上,交友要有原則,不要過于盲目地隨意去交朋友。
春節期間的假期,只有幾天,很寶貴。不要,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效社交上。
不要和不相干的人糾纏,更不要因為三觀不同的人,影響到自己的好情緒。
多花些時間關注自己,關注那些值得你愛的人。
春節期間,好好陪伴家人,陪伴那些拿真心待你、愛你的人。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回家一趟不容易,利用春節期間這幾天,多關愛家人,陪伴你生命中最為重要的那些人。
人生的幸福,近在眼前,珍惜當下愛你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