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歲以后,要注意這6條線

li李 2023/01/28 檢舉 我要評論

高圓圓曾說:

「三十歲的女人,既有二十歲女人的臉蛋,又有四十歲女人的智慧,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刻。」

30歲,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嶺。

不僅是因為三十而立,而是來源于從容面對生活的安全感。

女人30歲以后,想要活得幸福,這6條線特別重要。

01

顏值線:形象是對外的名片

英國文學家羅素曾說:

「一個人的外表,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

它藏著你自律的生活,還藏著你正在追求的人生。」

的確如此,當你不能讓自己的形象呈現出美好狀態時,你其實就是在無聲地對世界認輸。

閨蜜楠楠,完美地詮釋了形象的重要性,她的職場晉升充滿了戲劇性。

還記得半年前,楠楠找我大訴苦水,抱怨領導沒眼光,以她的專業能力本以為能順利升職,結果還是原地踏步。

後來,楠楠忍不住向領導詢問原因,領導望著楠楠嘆了口氣說:

「楠楠,你的能力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你看看你自己。」

說完,領導將楠楠帶到了洗手間,楠楠望著鏡子中頭髮凌亂,還是學生裝扮的自己,她好似明白了。

領導接著說:

「你的崗位需要對外合作,公司不能選擇一個連自己形象都打理不好的人。」

楠楠明白了領導的意思,形象是一個人對外展示的名片。

是啊,如果她連自己的形象都管理不好,別人又怎能放心將業務交給她。

自此之后,楠楠每天上班前都會畫一個淡妝,讓妝容得體,并搭配上合適的職業裝,看起來既有女性的魅力,又有職場人的干練。

楠楠說自從她改變形象后,不僅和同事合作更加順暢,領導也更加看重她。

最終,在年終的晉升名單上,有了她的名字。

楠楠說:

「我原本以為能力是一切,可是現實打了我一巴掌,原來形象如此重要。」

深以為然,我們常說始于顏值,人與人的鏈接,往往是從形象判斷開始的。

好的第一印象,不僅讓人際交往變得順暢,更能讓工作錦上添花。

你的外在形象,展現的是穿著打扮,折射的卻是內在的修養。

它往往藏著你的生活習慣,更決定了你的收入和人生。

02

愛情線:獨立是感情的支柱

作家張燕霞在《女人有底氣才從容》中寫道:

「自由、從容、淡定、優雅都源自獨立,獨立讓你不依附別人,不恐懼未來。獨立就是你永遠受用不完的底氣。」

人格獨立,才能決定愛情獨立。

在《啼笑姻緣》一書中,鳳喜的故事,讓我唏噓不已。

她是男主人公樊家樹唯一深愛的女人,可是卻無法善終。

鳳喜出身貧寒,從小跟著叔叔在天橋賣藝,但她并不甘心過苦日子。

最初,鳳喜在人群中看到樊家樹時,一邊唱著《黛玉悲秋》,一邊柔情似水地看著他。

果然,樊家樹喜歡上鳳喜,之后多次去捧場。

兩人熟悉后,樊家樹不僅資助鳳喜讀書,更是每月給她八十塊大洋生活。

鳳喜不再去天橋賣藝,而是過著安逸的生活。

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鳳喜在樊家樹因事暫時離開后,她為了過上好日子,嫁給軍閥做了姨太太。

可當了姨太太的鳳喜,過得并不幸福,她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花一分錢都要經人準許。

最后,她想要逃離,卻發現早已無處可逃。

樊家樹和沈鳳喜的結局,看似陰差陽錯,其實是命中注定。

因為,一切皆有宿命,若一個人總想讓別人為你遮風擋雨,最后的結局,往往是被雨淋濕。

女人越獨立,婚姻越自由,活得也越高級。

03

事業線:自立是生活的底氣

在電視劇《老爸當家》中,有一句台詞讓我印象深刻。

「一份工作對于女人來講,不僅僅是一份收入,它更是你價值跟尊嚴的體現。

千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女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天地,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主導者。」

工作,才是治愈一切矯情的良藥。

我的表姐萍子,早早就輟學嫁了人,當了一名全職媽媽。

最初,表姐的生活很安逸,孩子有婆婆照顧,她只負責一日三餐,收拾一下房間。

可好景不長,婆婆開始嫌棄表姐,指責她只會花錢,沒有工作。

表姐委屈地說:「我又沒有亂花錢,都是給寶寶買的,再說是你們不讓我上班的呀。」

表姐手中沒有多少存款,她發現給寶寶買件衣服都會被指責,最后她選擇去服裝店上班。

表姐雖然學歷不高,但因為人美會搭配衣服,她的銷售業績常常第一名,最后晉升為店長。

隨著收入的增加,表姐在家中的地位也在隨之提升。她可以隨心地給寶寶買吃的用的,不用再擔心被PUA。

表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當初你表姐夫在結婚時承諾,生完孩子后讓我在家享福,可你看結果怎樣。說到底,女人還是得有一份工作,不然就要看人臉色。」

是的,女人過了30歲后,謀生比謀愛更重要。

有遠見的女人,懂得給自己留條后路。

而女人的退路,很多時候只有事業才能給。

事業不僅讓女人有更多選擇,更能讓女人在家庭中擁有話語權。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只有先憑雙手去爭取生活,才有資格去追求快樂和幸福。

04

親情線:家庭是避風的港灣

楊占禹在《時光錄》里說道:「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

家人,這是一個多麼溫暖的詞。

無論在外面遇到怎樣的困難,只要想起父母,想起家人,內心都會涌起一份力量。

作家劉娜曾說,小時候因為頭髮枯黃被人嘲笑是「小黃毛」,她一路哭著跑回家找母親訴說委屈。

母親聽完她的哭訴之后,眼睛都沒眨一下就把她又黑又長的辮子給剪了下來,之后用紅頭繩綁在劉娜頭上。

劉娜看著好看的頭髮,破涕而笑,并且明白了一個道理:哭沒有用,得找到辦法行動起來。

又有一次,她在大考中退步,劉娜崩潰大哭。

父親帶她到了地里,并指著遠處的農田對她說:「你看,河邊那塊地,夏季收麥很少,但秋季玉米都長勢很好,墳場那塊地,夏季收麥很多,但秋季玉米又長得很差。

孩子,這是地在循環恢復咧。夏季用勁兒多了,秋季就要歇歇,夏季尚有余力,秋季就派上用場。」

父親一番話,讓劉娜醒悟,她懂得了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就垂頭喪氣。

每每遇到難題,劉娜總會想起母親的樂觀和父親的豁達,這讓她有了前行的勇氣。

父母,是我們一生最初的擺渡人。

家人,是我們一生指路的明燈。

這世上,最割舍不斷的就是親情,時刻掛念的也是親情。

05

人脈線:實力是立身的根本

作家李尚龍說:「如果你自己不強大,社交其實沒有什麼用,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

人脈不是你求多少人辦事,而是多少人幫你辦事。

當你的能力和社交圈不匹配時,你再強融也是徒勞。

YouCore創始人王世民,談過起自己的太太。

他太太就讀MBA期間,班上有位同學不在學習上下功夫,反而把更多精力花在人情往來上。

上學期間,他和同學、教授相處融洽。但當他的畢業論文遇到困難時,他求助別人,大家都拒絕了,最后不得不延期畢業。

而他太太專心學業,每次考試成績都靠前,事業也很成功。

當太太的畢業論文遇到問題時,其他人二話不說都幫忙解決。

在這個世界上,人脈確實很重要,但價值在前,人脈在后。

社交的本質在于等價交換,在你還不夠優秀時,花的社交時間越多,越會拖垮你。

努力提升自己,讓你的實力配得上圈子,才是王道。

06

生命線:健康是一切的前提

叔本華曾說:「人類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人生的困局往往不是敗于財富,而是敗給了健康。

作家李筱懿,曾把幸福解讀為「有」:有錢、有車、有房、有事業。

于是,在工作中,她拿出了拼命三娘的狠勁,不敢讓自己停歇。

但人不是機器,最后她因過度勞累病倒了。

那時,她才幡然醒悟, 幸福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最近,有多少人在陽了后,才意識到身體健康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2023年,活著便是勝利。

只有將生命線拉長,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寫在最后

楊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生,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勛章而不是你傷感的理由。」

女人永遠不要被年齡定義,因為隨著年齡增加,閱歷在增加,底氣也在增加。

不要幻想別人做你的護身符,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命運的舵手。

余生愿你不缺錢不缺愛,既有愛人也有愛己的能力,愿你活成自己的靠山。

那麼,你管理好自己這6條線了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