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回:「趨吉避兇者為君子。」
一個懂得謀求吉利,遠離不幸之事兒的人,多半是有本事的君子。他們深知福氣不會自動出現,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命運讓我們吃苦受累,看似是為了讓我們舉步維艱, 實際上是為了考驗我們,激發我們的潛力,讓我們可以突破瓶頸,有著更大的成就。
在這個「磨練自我」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性和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這個時候,哪怕未來出現再多的不幸,我們也可以輕松躲過。
或許, 可以讓人「劫后余生」的,并非是所謂的「聽天由命」,而是「事在人為」。一切選擇,一切后果,都跟自己的所作所為有關。
命有大吉,災禍不侵。能夠幫你擋住災禍的,其實是這幾樣東西。
一、慎始善終的好「因果」。
孔子認為, 時也命也,慎始善終,盡人事而聽天命。
這當中的「慎始善終」,就是讓人謹慎地開始,最后圓滿而終的意思。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我們要 先種下善因,才有可能收獲善果。
談到「因果」,很多人都不相信,認為自己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未來絕對不會出事。 殊不知,越是不信邪,越是會招惹來麻煩。
因果,其實很好理解。我們做了什麼事兒,就會得到什麼結果。比如,農夫在春天的時候耕種,到了秋天,就有可能收獲累累碩果。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世人所遭遇的一切禍事,多半都是自己惹來的,怨不得旁人。
在絕大多數的時候,可以幫你躲過一劫的,并非是所謂的好運,而是自己修來的「因果」。 因果業力,本就不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此而已。
二、少管閑事,沉默是金的大智慧。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也許人的本身就是江湖。
在江湖當中混生活,特別講究一個「度」。這件事管得太多,或者嘴巴說得太多,就容易得罪別人,樹立仇敵,百害而無一利。
既然說要把握一個「度」,那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該怎麼做呢?牢記這四個字就好,少管閑事,沉默是金。
跟自己毫無關系的事兒,就不要管了,讓當事人自己解決就行了。總是做老好人,只會引來別人的仇視,而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過于敏感的事兒,就不要說出來了,讓嘴巴緊閉就行了。所謂「說多錯多,不如不說」就是這個道理。你不說了,又有誰能抓住你的把柄呢?
老實人之所以容易吃虧,就是因為他們的嘴巴管不住,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那他們成為別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就不可避免了。
三、進退有度,明哲保身的能力。
不論是精英,還是普通人, 能夠進取,這是一種本事。而能夠退下來,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有些人只懂得進,而不懂得退,遲早害死自己。
在單位當中,小陳本來不適合這個位置,但他就是憑借關系上去了。由于能力不行,下面的人也不服他,所以他每天都活得忐忑不安,特別憂愁。
他本想放棄當下的位置,思慮一番之后, 又舍不得。後來,小陳犯了大錯,背了黑鍋,不僅被降職了,還差點被辭退了。
人,為什麼前進很容易,而后退卻做不到呢?這就是「取舍」的問題了。所有人都喜歡得到,又有誰會喜歡失去呢?這就注定,大部分人都會被貪欲害了一生。
很喜歡《道德經》中的這麼一句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事兒做完了,自己的功業和德行也足夠了,那自己就可以退居人后了。這,便是天道。要知道,人之福氣是有限的,永遠想著占有福氣,只會害了自己。
四、聽從本心,遵循天意的舉動。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很難做出選擇,而這些人與物又咄咄逼人,那你該怎麼辦呢?最好的做法,便是聽從本心。
人之內心,只要沉靜下來,就會閃現出諸多的想法和念頭。 這些一閃而過的念頭,我們稱之為「靈感」。靈感,是老天賦予人們的禮物。
老天讓你有這些靈感,讓你這麼選擇,這麼做事,就說明它想拉你一把,把你救出生天。所謂 「順天應命,無有不利」就是這個道理。
那些順著天意做事,讓命往正軌發展的人,又怎麼可能會遭遇不利呢?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命中有什麼天意,我們就怎麼做,終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然如此,那天意和人之內心,真的有聯系嗎?肯定有聯系。按照曾仕強教授的說法, 人之心,可以直通上天。
所以說,遇到再怎麼巨大的劫數,實在想不到辦法,那就「聽從本心」去應對。如此,多半可以逢兇化吉,必有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