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不是一種才華,而是一種人品

li李 2023/03/22 檢舉 我要評論

好的人品,永遠和靠譜綁定在一起。

01

1948年,貝斯特·韋斯特在紐約新建了一家9店。

預驗收時,貝斯特將9店700個客房中的水龍頭同時打開,發現各樓層都出現了溢水的情況。

貝斯特要求施工隊返工,將主水管和地下管道的直徑增加兩倍。

這意味著他要追加至少600萬美元的預算,并將9店投入運營的時間推遲半年。

有人勸他,9店的排水性能已遠超政府標準,而且根本不可能出現所有房間同時放水的情況。

貝斯特說:「作為這家9店的擁有者,我的責任就是讓客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放心用水。」

事實證明,9店的確沒有出現700個房間同時放水的情況。

但在1979年特大暴雨期間,貝斯特9店成為當地唯一沒被積水漫灌的9店。

此后40年,貝斯特9店登上「全球最有安全感9店」榜單,成為無數游客出行時的首選。

真正的靠譜,不是為所有人看得到的事情負責,而是為一切可能發生的變量兜底。

02

豆瓣9.5分的美劇《絕命律師》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一家快餐公司的老闆古斯,計劃建一個地下倉庫。

聞訊趕來的工程師們,紛紛展示自己的高精設備,并且表示只要預算充足,結構再復雜的倉庫都不在話下。

只有來自德國的維納,用卷尺勘測選址,用紙和筆計算受力,最后列出一條長長的清單,指出項目的施工難點和將來可能面對的法律風險。

古斯問:「你把工程描述得這麼難,就不擔心我覺得你能力不足,不把項目批給你嗎?」

維納回答:「做工程的,誠實比能力重要。」

再分享一個發生在現實中的故事。

知乎網友 @烏賊潛水,大二時因參與大學生創業項目,接受當地一家雜志社的采訪。

采訪時間定在早上10點,他提前2小時坐車出發,但還是被堵在距離目的地約7公里的地方。

那時還沒有共享單車,他直接去路邊買了輛腳踏車,一路騎到采訪地點。

後來他臨近畢業時,雜志社領導聯系他,「如果外面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里一直給你留著個崗位。」

原來采訪那天有交通事故發生,當地大部分路段都處于癱瘓狀態,雜志社本就不強求他能準時趕到。

但他寧可墊上自己半個月的生活費,也要履行約定。

這讓領導覺得,以后不管遇上什麼情況,他都能對許諾過的事情有交代。

馮玉祥說:「對人以誠,人不欺我;對事以信,事無不成。」

所謂靠譜,就是實事求是,不好做的事不輕易答應,答應過的事一定做好。

03

前段時間, #董宇輝跳槽#成為全網熱搜的話題。

董宇輝很快通過微博澄清,自己目前并沒有離開新東方的計劃。

其實此前他還在直播間表示,自己正幫忙「把前同事們接回來」,并已得到許多響應。

有網友不解,包括董宇輝在內的許多老師,明明能在其他平台獲得更高報酬,為何還愿意留在俞敏洪身邊。

有個回答我很贊同: 俞敏洪有擔當,給人一種踏實感。

熟悉俞敏洪的人知道,和他一同創業的還有王強和徐小平。

論見識,他不如出國留過學的徐小平;論口才,他不如博覽群書的王強。

但每次公司遇上危機,需要有人來扛的時候,他永遠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

2003年非典期間,全國教培機構停課,學員大面積申請退費,俞敏洪親自跑遍各大銀行,借來700萬的救急資金,幫助新東方挺過最困難的時期;

2021年遇上「雙減」政策,新東方市值大跌90%,又是俞敏洪帶領公司轉型,在直播行業闖出一條生路。

有位投資人曾說:

「投資的本質,不是投資公司,而是投資人。像俞敏洪這樣能扛事的人,哪怕他的事業一時瀕臨崩潰,最終也會起死回生。」

順風順水的時候,誰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施展才能;而當變數來臨,不是每個人都能穩住陣腳。

所謂靠譜,就是有擔當,不逃避,越是形勢惡劣,越要讓身邊的人有安全感。

04

1977年,金融風暴席卷東南亞。

印尼一家浮法玻璃廠商瀕臨破產,總經理連夜拜訪曹德旺,請求他買下滯銷的產品。

助手認為,這是一個壓低價格的機會。

曹德旺說不能趁人之危,然后仍以當時的市場價格,每年采購4000噸玻璃。

80到90年代,亞洲汽車業迅速發展,浮法玻璃很快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但這家印尼公司,始終和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保持合作關系,并且連續16年沒有漲價。

2006年,采購經理黃中勝因下屬私拿回扣,被降職為銷售副經理,工資也少了一半。

得知這個消息,福耀玻璃的競爭對手用30萬年薪來挖黃中勝,被他斷然拒絕。

後來被曹德旺問起,黃中勝解釋:

「我兒子出生時患有腦癱,需要留在福州治療,而您主動讓我妻子和兒子住在您在福州的家里。就算是親戚朋友,也未必能這樣伸出援手。」

多年后,曹德旺在自傳《心若菩提》中寫道: 人只有善良才能變富。

在這世上,誰都愿意和善良的人打交道。

和這樣的人相處,你可以卸下所有防備,不用擔心得勢時對方的背后算計,也不必害怕落魄時對方的落井下石。

所謂靠譜,就是心懷善意。當你學會將心比心,別人也會對你全心全意。

05

同一件事,別人出10分力,做到60分;你也出10分力,卻做到90分。

這叫才華。

那什麼叫靠譜?

一件事,你為了做到100分,愿意不計成本地付出。

靠譜,不是一種才華,而是一種人品。

和別人相比,你可能沒有高超的技術,沒有豐富的經驗,沒有出眾的智商,沒有雄厚的資本……

但這一切都不妨礙你成為一個靠譜的人。

技術會更新,資產會暴雷,經驗會變得不適用,最強大腦也抵不過人工智能。

惟有好的人品,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永遠和靠譜綁定在一起。

最近幾年,我們見過高學歷的混子,高智商的騙子,還有某些偷稅漏稅的高收入群體;

也見過勤儉起家的寒門學子,衣衫襤褸的捐款者,還有關鍵時刻挺身救人的平凡英雄。

換做是你,你更愿意跟誰交往?

李嘉誠曾說,和靠譜的人深交,和聰明的人聊聊天就好。

所謂靠譜,不是你有幾分本事,而是你值幾分信任。

當你讓所有你遇到的人感到踏實,所有人就都將是你成功路上的貴人。

很贊同一句話:「內在品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伴隨并影響我們的整個人生。」

一個人處世最大的資本,是骨子里的真誠、善良、責任與擔當。

聰明人很多,但不是每個都值得相信和托付。

人品好的人,也許不被才華的光環所籠罩,但那份靠譜值得被命運頻繁眷顧。

與朋友們共勉。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