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緣分,就像是一場冗長的電視劇。無論劇情怎樣,最終都有結束的那一天。
年輕時,生活的重心,就是為子女的教育、生活奔波。
人老了,與子女的相處方式,要學會改變。
兩代人面臨的是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追求與夢想。子女大了,很多事情不能替他們做主,也不能事無巨細地替他們去完成。
卡耐基說:「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經營好自己;愛人要有度,留一點自我才會有自尊,你的付出才會有人重視。」
人老了,與子女相處,要學會把握分寸感,要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在晚年,對待子女在三事上要「留一手」,這才是遠見。
02、不管有多少積蓄,不要全部給子女,給自己留筆錢養老
在中年時期,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地付出。
作為父母,想做孩子的保護傘,想成為他們最為牢固的靠山,想成為他們永遠的退路。
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讓他背負這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到了晚年,子女已經成年,不要再給予子女太多。
因為,父母過度地付出,給予子女太多,會讓他們的生活太安逸。導致他們沒有進取心,總想著不勞而獲。
太寵溺子女,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會讓他們沒有獨立的能力面對以后的生活。
到了晚年,不要把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子女身上,等到自己疾病纏身,不能自理時,會失去所有依靠,日子也會越來越難熬。
留一些錢給自己養老,給自己安全感,同時,也讓子女靠自己的本事,出去闖一闖,歷練歷練,讓他們成就更好的自己。
03、子女再優秀,勸誡他們別走捷徑,要腳踏實地活著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路,看似平坦,看似是捷徑,卻是最遠的彎路。
很多子女聰明睿智,但缺少社會經驗,總覺得一切都很容易。許多事,總是還沒有理清頭緒,又或者沒有計劃周全,就輕易去嘗試。
又或者,為了賺更多的錢,盲目跟風做項目,盲目去創業,最終導致自己進入了欠債累累的狀態。
作為父母,要告知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人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真正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靠自己的能力,老老實實地去努力,去奮斗。
人,只有自己有能力了,自己能獨當一面了,自己有堅實的基礎,才能將人生之路越走越順暢。
成功,從不是一蹴而就的。
美好的人生,要靠自己踏踏實實去打拼,靠自己用汗水去爭取。
作為父母,不要因為子女很優秀,而盲目聽從他們的一些創業建議。多勸子女,學會沉下心提升自己,厚積薄發。
04、婚姻再幸福,也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保持自我獨立
作為父母,渴望子女的婚姻,能一輩子幸福。
但是,幸福的婚姻,并不是嫁個好人家,或者娶個有錢的妻子。
幸福的婚姻,需要靠兩個人一起去經營,還需要靠兩個人一起去維系,并且靠雙手去創造屬于彼此的未來。
在兒女決定組建家庭的那一刻開始,作為父母,要勸誡他們:經營婚姻時,也要學會經營自己,保持自我獨立。
不要因為愛情,不要因為婚姻,就徹底犧牲掉自己的人生,犧牲掉自己的事業。
黃執中說:「犧牲感在親密關系中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好的婚姻,需要兩個人勢均力敵。彼此之間,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才會被彼此尊重、欣賞。
在婚姻里,也要勇敢地去追逐夢想,讓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
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愛人之前,一定要先愛己,你才能更好地維系好你的婚姻。
05、總結
父母與孩子,要建立良好的關系,彼此之間要有邊界感,也要學會互相陪伴,保持親近感。
子女,成年后,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作為父母,要學會鼓勵,支持。
而父母,到了晚年,也要學會好好生活,學會放手。
子女和父母,各自都能獨立,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會被彼此消耗。只有,父母和子女都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才能讓彼此都放心。
父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子女懂得如何孝順父母。家庭和睦,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