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梅在《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中寫道:「每個人在本質上過的是一樣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麼。」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要去羨慕任何人的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只是有人選擇了歇斯底里,有人選擇了沉默不語。
人到中年,一邊走,一邊成長。
我們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走過半生,才開始醒悟,慢慢清楚在接下來的人生,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何方,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當我們真正認識自己時,才能更早出發上路,而不是在這個紛亂的世界隨波逐流。
周國平在《只有一個人生》里寫到:「人應該具備兩個覺悟,一是勇于從零開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生活無論好壞,都是自己必須承受的。
痛苦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去思考,去改變。
我們在痛苦與困難中看到真實的自我,在歷盡劫數嘗遍百味后與自我和解。
如果走不出心的囚籠,就會覺得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
世上只有一件東西,能始終經受住生活的沖擊,那就是一顆寧靜的心。
不必為過去之事煩惱苦悶,也不必為未來的事擔憂糾結。
活在當下,不管發生什麼,只管努力前行。
做一個豁達之人,讓眼底有光,無懼黑暗;讓心中有愛,不失溫度,讓靈魂有家,隨處可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