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人與人交往貴在真心,相信每個人,都不想自己的真心,換來的是對方的假意。
與人交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若是對方值得交往則可好好相處,若是不值得,遠離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在交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心眼特別壞,他們唯恐你過得比他們好。
當你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他們像狗皮膏藥一樣黏著你,當你落魄時,他們逃離得比誰都快。
這樣的人,雖然表面和你稱兄道弟,但實際上未必是真朋友,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別有目的的,千萬不要被其假象迷惑了。
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心眼壞的人,也一樣有自己的特點。
如果你發現對方是以下這兩種人,請果斷遠離,因為他們心眼太壞,遠離他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02:眼紅別人比自己過得好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自己的,與別人沒有什麼關系。
但是心眼壞的人,偏偏會和別人的生活發生關系,當你過得不如他的時候,他可能不會說什麼,一旦過得比他好,那就麻煩了。
他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為了和你比較,只有把你比下去心里才會舒服。
表面看他們好像沒有問題,實則內心已經壞透了,他們做的所有的事都不是從自己內心出發的,而是表面的。
這點,朋友陳彬體會特別深。
陳彬有一個關系很好的親戚,以前兩個人的關系不錯,但後來陳彬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完全變了,再也不像從前一樣了。
之前,陳彬日子過得比他窮,也就是說,一直以來都是對方過得比自己好,所以相處起來沒有什麼大問題。
可現在不一樣了,陳彬比他有錢了。
當陳彬開著價值二三十萬的車去找他的時候,親戚的臉色明顯變了,他表面上恭喜陳彬,但內心卻特別眼紅。
第二天,陳彬開車的時候,發現車右后方被別人用利器劃了一道。
看到車上這道傷痕,陳彬心疼不已,因為村里沒有攝像頭,他也不知道是誰做的。
當他回家和父母說這件事的時,父親沒有多說話,只是問他開著車找誰了,陳彬就實話實說了。
陳彬說完之后,父親表示就是這位親戚做的。
陳彬一聽父親這麼說,氣得要去找他,但是父親攔住了他,表示一方面沒有證據,另一方面也沒必要,以后遠離對方就行了。
陳彬不明白,感情這麼好的親戚,為什麼會這麼做。
父親也沒有多言,只是說了「人性」兩個字,但這兩個字足夠了。
東野圭吾曾說過一句話: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親密的人,會在背后對你抱有多大的惡意。」
這句話很扎心也很有道理,所以永遠不要刺激這樣的人,永遠不要讓他們知道你過得比他們好,否則很容易出問題。
如果你發現和對方很難相處下去,那麼最好就不要相處了,因為這樣的人只會占便宜,不會吃半點虧。
03: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考慮自己
人性,是自私的。
但是,經過后天的學習,很多自私的人會變成無私的人,但也有的人,永遠都是自私的,他們和別人相處就是為了賺便宜。
遇到事情他們也只會考慮自己,從來不會換位思考的,特別固執,覺得自己是最對的,這樣的人很難相處。
在相處中,你要是凡事都順著他,自然是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不順,則很容易出問題,和這樣的人相處特別累,只會讓自己過得更痛苦。
這樣的人,對問題只有一個看法,別人要是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就以為對方故意為難自己,他們內心特別狹隘。
凡事只考慮自己的人,說實話就是沒有把別人當回事,他們是特別自私的人。
網上看過一則內容,挺有感觸:
甲乙本來關系挺好的,但後來因為甲事業比較順利,乙的事業出了點問題,兩個人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是先從認知上開始的。
兩個人聊天,乙就只知道抱怨,若是甲持不同意見,乙就會特別生氣,覺得甲是故意給自己難堪,但甲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後來甲發現了乙的問題,他根本不希望甲過好,只希望自己過好,希望甲什麼都聽自己的,否則就會變臉。
發現乙這個變化之后,甲選擇了遠離,因為他知道兩個人若是繼續捆綁在一起,是一點也不會快樂的。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心里裝著別人的人,都是有心胸的人。
04:寄語
曾看到過這麼一句話:
「越沒有心胸的人,越難接受他人的個性,承認他人的魅力,越能接納他人的不同,包容他人的不足。」
事實上確實如此,這樣的人,才值得我們交往。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的性格很容易判斷,好的我們繼續交往,壞的我們直接遠離就好。
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一開始很難分辨,以至于兩個人相處的關系很好了,才發現對方的品行不好。
此時,你千萬不要猶豫,如果發現對方的心眼很壞,就沒必要繼續交往了,直接斷了聯系就可以。
即便關系很好,但這樣的人,對你往后的人生,起不到任何積極的作用,與其被他帶來壞的影響,不如早早的斷了關系。
人生苦短,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看清心眼壞的人,遠離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會受到傷害,才能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