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亦舒說:「城市中人,看似光鮮,其實個個暗藏漏洞。高朋滿座,客似云來,然而真正能傾心交談的,卻未必有三兩個。」
人生路上,與之深交的人,是需要進行篩選的。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面善,實則會給人生帶來負面影響。對于面善心狠,消耗你的人,要懂得拒絕。
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鄧巴數字」,意思是:「一個人的身邊位置是有限的,擁有朋友的數量大約是150個人。超出這個范圍,就會照顧不過來。」
懂得識別人心,才能擇得良友。
這樣對待你的人,看似面善,實則對你心狠。
02、與之相處,心安理得讓你買單
在交際里,總是索取的人,往往喜歡貪圖小便宜。
看似面善,實則心狠的人,在交際里沒有了「禮尚往來」的概念,時常會心安理得地接受你的買單。
面善的朋友,表面上喜歡迎合你,彼此有一樣的愛好,相似的三觀,記得一些飲食上的習慣,偶爾照顧著彼此內心的感受。
而實際上,這些都建立在,你能給他好處的基礎之上。
每次吃飯時,他都只點自己愛吃的,讓你買單;與你相處,總是能從你手里得到大大小小的禮物。又或者,跟著你能讓他增長很多見識,賺取到很多利益。
如果你不再為他提供這些好處,那麼在他的心中,你什麼都不是。他會立馬離開,彼此保持距離,成了陌生人。
若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很有可能會回頭踩你一腳,去巴結逢迎新的「朋友」。
和這樣的人相處,越是妥協,對方越貪婪。
如若,遇到喜歡索取的人,你一直滿足他的要求,會「喂大」他的胃口。而且,還會讓你陷入更大的麻煩之中,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
03、經常和你,說別人壞話的人
人品不好的朋友,就像是烏黑的墨汁,離他越近,也會沾染上很多黑色,怎麼也洗不掉。
《孔子家語》中寫道:「與善人居,如入蘭芝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如果,有人經常和你說別人壞話,他們看似對你真心相待,其實他轉過頭去,也會對他人說你的不是,往往不是善良之人。
經常和你說別人壞話的人,會讓你覺得,仿佛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人都不值得交往。
他會不斷地影響著你的正確思想,讓你對更多的人產生偏見。
和愛搬弄是非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也會管不住自己的嘴,肆意談論他人的隱私,變成惹人生厭的那種人。
經常說別人壞話的人,也會在某一天,你和他產生矛盾、沖突時,他也會在別人面前說你的壞話。
損壞你的名譽與形象,百般詆毀你,讓你寸步難行。
喜歡說別人壞話的人,無論他對你看似有多善良,都不要深交。因為,愛議論他人是非的人,本就是是非人,并非良善之人。
04、表面和你稱兄道弟,但從不吃虧
曾國藩說:「一生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
嘴上與你是最好的朋友,可共事時總是習慣性地占便宜。習慣性地讓你為了他而犧牲,這樣的人不可深交。
電影《宮鎖沉香》中,沉香不顧宮規,替琉璃值夜,與十三阿哥定情。
琉璃表面上一副與沉香姐妹情深的樣子,實則經常欺負沉香,冒名頂替她,成了十三福晉。
琉璃害怕沉香會壞了她的好事,對她百般折磨,在臨死前,依然費盡心思地阻礙她獲得幸福。
與你表面上稱兄道弟,但是從不吃虧的人,往往會利用你。他會踩著你的肩膀往上爬,絲毫不顧及你的感受。
一個人,如若從不愿意吃虧,往往骨子里透著自私。
有的人,只是對自己自私,而對他珍視的人,仍然會無比大方。而那些從不讓自己吃虧的人,往往會對他人充滿算計,對他人無比地自私。
前者,用真心待你;后者,會無盡地消耗你。
05、寄語
人生路上,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發展成人脈,也不是出現在生命中的人都適合做朋友。
在交際里,需要遠離,面善心狠的人。
有些人看似一團和氣,其實城府很深,打著經營感情的幌子,實則想榨取你身上的利益,這樣的人過于自私,你無需為他人做嫁衣。
如若,你身邊有人,總是對你進行道德綁架,讓你受盡委屈,為他謀求更多的福利的交情,請選擇遠離。
人生路上,你和誰在一起,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若交友不慎,很有可能命運都會發生轉折,無法攀登更高的境界。
在未來的生活里,不要和面善心狠的人有深入的接觸,經營好自己的朋友圈,人生路才會更加好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