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都很「薄情」

li李 2023/03/03 檢舉 我要評論

01

詩曰:「早知惹得千般恨,悔不天生解薄情。」

走過半生才知道,你的多情、憂傷,不過是感動了自己,別人從未當一回事。

這些年,多少有一些成績了,如果總是礙于情面,那就會成為別人的感情牌。因此,厲害的人,學會了「薄情」。

把情分留給自己,才是真正的遠見。

02

第一,朋友:拒絕借錢,做一個小氣的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朋友借了你的錢,但是你不好意思開口討要。很多次,討債的話到了嘴邊,但是沒有說出口。畢竟,朋友一場,不能因為幾塊錢,就鬧翻了。

當你去討債的時候,似乎自己才是「弱者」,需要非常謹慎地說話,要考慮到以后的感情延續。

知乎上,網友「好好說話」表示,他曾經借了一千塊錢給朋友,在討債的時候,非常尷尬。

「之前,一直不好意思和你提起,但是我想,一直不提起,也不是個辦法」,當他說完這句話之后,就沉默了,似乎在等對方給自己答復,有似乎在等待一次宣判。

我們總是為對方考慮,但是對方又考慮了自己沒有呢?當朋友和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你就莫名其妙地附上了情感的債。

五十歲過后,你大概也不太需要利益之交了,因此要果斷地拒絕借錢。把情債堵在門外。

曾經結交的利益關系,以后就不要太在乎了,畢竟,隨著年紀的增長,需要調節關系,守住自己的錢,留住自己的福。

03

第二,職場:看淡應酬,做一個「寧愿傷情,也不傷身」的人。

五十歲,說老不老,但在職場上,確實是一位老人了。不管你怎樣折騰,也改變不了「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結局。

人在單位,拿人錢財,替人辦事。

因此,我們常常要去參加應酬,陪著客戶一起吃吃喝喝,借著酒精的味道,把關系搞好,然后把合作的事情,談得妥妥帖帖。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五十歲之后的身體,是「不勝酒力」的。并且,身體是最大的財富,如果弄丟了,再多的業績,也等于「零」。

三國時,吳國的君王孫皓,喜歡飲酒作樂。他規定每個參加宴席的人,必須喝七升酒。

大臣韋曜只有兩升的酒量,因此他偷偷「以茶代酒」,保持自己的清醒。他還勸導孫皓,「外相毀傷,內長尤恨」。不能因為酒杯,耽誤了國家大事。

孫皓不聽韋曜的話,還把他關進大牢。

悲哀的是,孫皓成為了吳國的末代君王,42歲時,病故洛陽。酒杯的好壞,一看便知。

真正愿意和你合作共事的人,一定不會在乎喝酒多少;在乎喝酒的人,多半是想看你出丑,或者非常虛偽,能否交往,根本就不要在乎。

04

第三,親戚:減少串門,你不麻煩我,我也不麻煩你。

對親戚薄情,也許會讓你很為難。因為血脈關系,總不能掐斷吧。

事實上,這些年,很多親戚都沒有怎麼交往了。一方面是大家都外出奔波,難得回一次老家;一方面是親戚變得很現實了,難免有趨炎附勢的表現。

如果你礙于情面,不得不和親戚交往。那麼你在節假日,就得到處去送禮、吃飯,因為客套,讓自己疲憊不堪。

比方說,過年的時候,假期只有七天,在路上就耗費了兩天。回到家,走親戚耗費了三天時間。開車去親戚家,送點禮物,喝杯茶,趕緊去下一家。

親情的圈子,真的不要太大。有什麼事情,在微信群里說,不必太麻煩。

有道是,遠親不如近鄰。和周圍的鄰居搞好關系,彼此還能照應。

五十歲之后,應該選擇性和親戚交往,對自己好的親戚,一生珍惜,漸行漸遠的親戚,就不要去管了。

情感好壞,是用心感受的,而不是單純憑借血脈關系來確定的。

05

第四,家庭:低配生活,不為任何的「偽精致」買單。

狠狠地逼著自己戒掉各種「奢靡」,后半生才會真正的幸福。

很喜歡一句話:「不要輕易花掉自己的錢,因為那是別人眼里的熱鬧,而苦得卻是自己。」

打個比方。

你上街購物,花了上千元,買了某件衣服,服裝店的人,都對你嘖嘖稱贊,都說你「真帥、衣服很搭配」;你發個自拍照,發到朋友圈,很多人點贊。但是衣服是否適合,唯有你自己知道;大街上,覺得你很難看的人,不會告訴你。

你能知道自己的錢有多少,但是你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未來的時間有多少。

人生的后半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人還在,錢沒有了。

一直低配生活,把金錢留住了。花不完,也沒有關系,可以給子孫后代花。如果輕輕松松就花完了,要開口向子孫后代索要贍養費,那就麻煩了。

06

看似薄情人,其實最多情。

五十歲之后,不要把悲傷留給自己,而是把真情留給自己。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后半生活得幸福一些。先苦后甜,才是想要的生活。

很多無情無義的事情,當你看透了,也會覺得云淡風輕。

當然,做一個薄情的人,不是惡狠狠地去傷害別人,而是安安靜靜地做好自己,遠離是是非非,拒絕討好人。

曲終人散,日子好不好,自己說了算。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