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說話的分寸感:無論關系多好,也不要「隨口」說這兩種話,代價太大

li李 2023/03/13 檢舉 我要評論

01、引言

人生之路,會與什麼人相遇,充滿了偶然性。但是,偶然的相遇,卻由你自己決定,彼此之間的關系,能走多遠。

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學會好好說話,要學會把握說話的分寸感。

如若,說話時,沒有分寸感,亦或者沒有邊界感,那麼,很容易惹得他人厭惡,從而被疏遠。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買單。

你怎麼與他人說話,就會收獲怎樣的友情,就會獲得怎樣的人生。

與人相處,要學會閉嘴。無論關系多好,有兩種話,不能輕易地說出口,否則,就有可能讓自己陷于不義,陷于被動的地位。

02、不說沒有分寸感的玩笑話,傷感情

與人相處,開玩笑可以,但要適可而止。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沒有限度的開玩笑。

如果,在開玩笑時,觸犯了不該觸犯的底線,就會容易引發爭吵,就會容易制造沖突,就容易破壞與他人的關系。

人,要學會活得有分寸。沒有分寸的人,把握不好合適的度量,把握不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我舉個例子,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指出對方的缺陷并加之譏諷,哪怕是無心的,也會讓另外一個人感到非常的難堪和不愉快。

沒有分寸感的說話方式,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

一個好的玩笑,是能夠逗得任何人都快樂,逗得任何人都高興的娛樂措施。

如果,玩笑開得過頭,那就不是玩笑了,而是一種低俗,而是一種不堪。

每個人,對于玩笑的判定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人要學會尊重不同人的多樣性,學會尊重每一個人的意愿,要學會把握一個度。

就像是富蘭克林所說:「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萬事萬物,都要遵從客觀規律,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感。否則,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厭惡和疏遠。

03、不說別人是非,給別人帶來難處

與人相處,無論關系多麼親近,不要說別人的是非,因為這會給別人帶來難處,讓別人不知所措。

別人所做事情的對與錯,他自己其實有自己的心理評價,不需要外人做過多的評價。

如果,他人談論自己的事,不要過度給予意見,點到為止也就足夠了,不需要過多的干涉。

金纓在《格言聯壁》曾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

它的意思是,要經常安靜地坐下來考慮自己的過錯,在與人交談時不要討論別人的是非,可以吃苦的人是一位有志氣的人,肯吃虧的人并不是笨人。

在生活中,要更注重自己的言行,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少議論別人,這樣子對自己好,對他人也好。

有時候,對與錯并不重要,至少比起維持友誼來說,還是維持友誼更加重要。

任何時候,別隨意說別人的是非,因為可能會讓自己陷入是非之中,打亂生活的節奏,失去一個真心待你的朋友。

與朋友相處,要多站在朋友的立場上,為朋友而考慮,更有利于感情的經營。

04、寄語

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朋友,但是,不可能讓所有的朋友都為你而留下。

一個人要注重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

說話,要有分寸感;行動,要考慮周全;思考,要站在他人的位置之上。

這樣子,一個人才能夠收獲更多的朋友,擁有能攜手一生的朋友。

正如卡內基說:「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有朋友的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更好地生存。有朋友在,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溫暖而敞亮。

-END-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