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黃金定律,改變自己「窮忙」的人生

li李 2023/03/07 檢舉 我要評論

最近網上有個流行的詞——「窮忙族」。

顧名思義,是指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人。

他們整日奔波,甚至每天超時工作,但收入平平,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生活。

劉同曾說:越是低谷,越能看清一個人本質。

人這一生,總會遭遇很多失敗。

但人們總是習慣把失敗歸于環境太惡劣,或者對手太強大。

其實,很多人的失敗,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

那麼,如何才能跳出這樣的怪圈呢?

這3條黃金定律,可以幫助你改變「窮忙」的人生。

1

蘋果定律:先做最重要的事,才能提高效率

如果有一筐蘋果,里面有好有壞,你會選擇先吃哪一種呢?

先吃壞的,那麼好的也會逐漸變壞,最終吃到的都是壞蘋果。

而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那麼你每次吃到的就都是甘甜的好蘋果。

這就是蘋果定律。蘋果如此,人生亦如此。

唯有懂得取舍,丟掉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才能把全部精力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戴爾·卡耐基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病人,來到著名心理治療專家山德爾博士的診所,他整個人非常緊張和不安。

他說:「我辦公室有3張巨大的桌子,上面全都鋪滿了各種文件和報表,我的事情好像永遠都干不完,快要把我逼瘋了!」

山德爾博士只給了他一個簡單的建議:「回去之后,清理辦公室,只留下一張桌子,和最重要的文件。」

病人回去后,將信將疑地按照山德爾博士所說,扔掉了兩個辦公桌,只保留一個桌子和最重要的文件。

當他把最重要的文件處理完時,他奇跡般地放松了很多,之后每次有新的工作就立刻辦完。

從此,他再也不用面對堆積如山的文件,身體也慢慢康復了。

做事情如果不分輕重緩急,那麼自己就會活得很累。

俗話說:將軍趕路,不打野兔。

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證最高的效率。

就像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那樣,剩下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2

蘑菇定律:懂得蟄伏的人,才會羽化成蝶

科學家發現:把蘑菇的種子,種到潮濕陰暗,沒有陽光,土壤貧瘠的地方。

蘑菇依舊能長得生機勃勃。

這就是常說的「蘑菇定律」。

即使沒有人關注,環境惡劣,蘑菇依然能夠適應環境,茁壯成長。

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

要知道,在一個月之前,她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

不要說上台演出了,連留在劇組都是她拼盡全力才換來的結果。

在劇院,她不僅要跑腿打雜,還經常受到前輩們的欺負和打壓。

有些人稍有不順心就對她冷嘲熱諷,平日里不想干的工作也全部丟給她。

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每天做完所有的雜活后,還要一個人默默地練習幾個小時再回家。

境況在一次大型演出后,發生了轉變。

那一年的紐約大都會上,由于主演生病,她臨危受命成為《木偶之歌》的主唱。

如此高難的歌曲,留給她的準備時間卻只有短短4個小時。

但令人驚訝的是,她不僅把基礎部分唱得非常好,而且還增加了難度,直接刷新了劇場當年的高音記錄。

整場演出毫無破綻,結束后,觀眾席掌聲雷動,同行們贊不絕口。

那一夜,她一戰成名,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歌手,蜚聲海外。

後來有人采訪她,希望她分享自己成功的原因,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很感謝我自己,在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依然堅持日復一日地練習,否則就算機會來了,自己肯定也把握不住。」

所以,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是百煉成鋼罷了。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走出人生陰霾?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多走幾步。

生命里,有太多暗黑的時刻,讓我們被看輕、被辜負、被打壓。

此時,所有的停滯不前和怯懦擔憂,都會延長這個蘑菇期。

反之,只要耐得住煩,咽得下委屈,忍得了寂寞,總會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3

跳蚤定律:逃離舒適區,才不會畫地為牢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他把一只跳蚤放到桌上,讓它自由活動,它可以跳到自身身高400倍的高度。

之后,他將跳蚤轉移到一個玻璃罩里,每次跳蚤奮力高高躍起時,都會狠狠撞在玻璃罩上,連續幾次之后,跳蚤就降低了跳躍高度,最多只跳到罩頂處。

隨著玻璃罩高度的降低,跳蚤也在慢慢降低自己跳高的幅度。

那麼拿掉玻璃罩后,跳蚤就會重新跳很高了吧?

但是沒有,它已喪失了跳躍的意愿,再也跳不高了。

這就是「跳蚤定律」。

「跳蚤定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邁過一個坎,不是因為這個坎多麼難邁,而是因為在一次次觸壁后,我們開始為自己設限。

畫家約翰·布拉布利特年紀輕輕就患上了眼疾,到30歲時就完全失明了。

這對于一個畫家來說,似乎已經給他的職業生涯判了死刑。

但是經歷過最初的痛苦迷茫后,約翰決定拿起畫筆,繼續自己的創作。

但是對于一個看不見的人,作畫談何容易,一開始,他掌握不好畫布的位置,也不知道怎麼調色。

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他拼命練習,有時一天可以十幾個小時趴在畫布前,不停地實驗、作畫。

他用手指的觸感來感知不同的顏色,藍色像絲綢般順滑、白色像牙膏般濃稠、黑色像流水般柔和……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突破了盲人作畫的極限,也改變了自己絕望的處境。

他受邀到美國的博物館演講,他的美術作品被20多個國家的藝術藏品庫收藏。

豐子愷說: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

身處絕境,切莫畫地為牢、自我設限。

很多時候,我們走不出困境,不是因為這個境遇有多難突破,而是我們首先在心里否定了自己。

面對不利的處境,敢于推倒內心的高墻,才有可能迎來轉機。

4

楊絳先生說: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

就從現在開始,做事遵循要事第一原則,提高效率;

做長期主義者,重視積累的力量;

遠離舒適區,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

改正自身的缺點,不斷完善自我。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