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一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li李 2023/03/04 檢舉 我要評論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越多,所考慮的事情也就會越多。

上了年紀之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對死亡,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無需感到恐懼。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你有些事應該做,但有些話卻不能說。這件事最好守口如瓶才是真聰明,那就是對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

一: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對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你最好不要說,但是這件事,你卻一定要做。

很多人不愿意去談論這個話題,他們對于死亡總是有一些避諱,好像不談起就可以不面對。

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逃脫,與其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里不愿意面對,還不如提前給自己做好安排,以免自己走了都不得安寧。

其實,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真正離世之后萬事皆空,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但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你對于后事的安排并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更多的還是為了留下來的人可以更好的生活。

很多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原本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還算是和睦,可是隨著父母的離去,兄弟姐妹之間卻為了財產大打出手,甚至是對簿公堂。

這樣的局面,是每一個老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老人做好自己身后事,尤其是財產上的安排,實際上是在避免子女間可能產生的矛盾。

遺產是老人的私有財產,只有老人自己來進行處理和分配,才是最讓人信服的。

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也是讓子女們少一些紛爭,這才是老人對子女最好的愛。

二:不要提起自己的安排

既然后事已經安排好,那為什麼不要對子女提起呢?

老人和子女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

每一個子女都是老人的孩子,他們希望子女們都可以過得好。所以在對財產進行安排時,老人所在意的是結果上的公平。

對于那些本身條件比較好的,老人可能會選擇少分配一些,更多的傾向于生活的比較辛苦的子女。

老人的心是好的,但是子女不一定能體會到他們的良苦用心。

因為子女所看到的是形式上的公平,他們會覺得老人是偏心其他的子女,而會因此對老人產生一些抱怨,讓他的晚年余生都不得安穩。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子女沒有老人的經歷,他們很難體會老人的用心,我們也不必強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告訴他們。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原因,不告訴子女對于財產的安排,實際上也是對老人的一種保護。

雖然這樣的情況比較極端,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子女為了早點得到遺產而對老人痛下殺手。

不要覺得這匪夷所思,在利益面前,人性是最經不得考驗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老人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希望子女可以生活得更好,也希望子女能夠多孝順一些老人,讓他們最后的時光不留下遺憾。

END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