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父母在,我們就可以永遠當一個孩子,父母不在了,我們就要努力做一個大人,獨自在這世上打拼。
有人可以依靠的時候,我們是可以任性的,這種幸福感很難用語言表達。沒有人可以依靠了,我們就不得不變得堅硬起來,變得無堅不摧。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能力保護想要保護的人。
父母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身為子女,有幾件事我們一定要做好,這才是對于父母最好的孝順。
一:安撫好留下的那一方的情緒,寬慰他的心
少來夫妻老來伴兒,夫妻之中有一個人先走了,留下的那個人必然是萬分悲痛的。但無論怎樣,已然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走了的人也永遠不會再回來。
既然如此,留下的那個人,就要帶著思念好好地活下去。
所以身為子女,我們一定要懂得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父母之中有一個人先走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好留下的那一方的情緒,慢慢寬慰他的心。
如果他情緒失控了,無論如何都想不開,很容易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
這不是我們身為子女想要看到的,我們也接受不了在短時間內失去雙親的打擊,所以好好陪在父母身邊,安撫他的情緒,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我們不僅是幫助父母,更是幫助我們自己。
二:會盡可能多地陪在他身邊,讓他重拾人生的希望
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其實老了以后最想要的,就是兒孫繞膝,三世同堂。他們不在乎子女會不會給自己錢,他們在乎的是,子女在不在身邊陪伴。
畢竟人老了,精神上很容易空虛,也很容易變得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如果常年見不到子女,擔心他們不說,就只是漫無邊際地想念,也足以讓人精神崩潰了。
只是這一點,很多子女即便明白,也未必能做到。
他們大都在大城市打拼,有的甚至在外安家落戶了,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回老家看望家中老人。
老人理解子女的不容易,但理解歸理解,如果可以選擇,他們寧愿子女沒那麼大本事和野心,寧愿一家人平平淡淡,過普普通通的日子。
這樣至少,是在一起的。
所以父母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身為子女,我們務必多陪伴留下的那個人,讓他重拾人生的希望,不要帶著遺憾度過余生。
三:會照顧好他的晚年,讓他過得幸福且安康
俗話說:養兒防老。
現如今,有很多老人已經不再指望子女養老了,他們更想依靠自己,所以很早就開始存錢,就是為了讓自己以后的日子,好過一點。
但錢并不是萬能的,老了以后,如果常年一個人生活,即便有再多錢,也很容易在精神上空虛和寂寞,所以子女的愛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
真正懂事的子女,不會只想著給父母打錢,而是給予實實在在的愛、照顧和陪伴。
其實你也知道,父母老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你一味地打錢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為了彌補不能在他們身邊彌補的遺憾。
可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很多事情你現在不做,就再也做不了了。
照顧好他們的晚年,讓他們過得幸福且安康,是為了他們好,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好。不然你的人生,必然遺憾叢生。
父母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真正孝順且懂事的子女,會做好以上三件事。這將是你一生,最好的風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