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人,別讓自己太精明

li李 2023/02/10 檢舉 我要評論

你被人騙過嗎?

面對欺騙,當時的你又是如何對待的?

其實在人的一生當中,會不斷地遭遇謊言和欺騙,同時我們自己也會撒謊騙人。謊言的存在大家心知肚明,甚至有些謊言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答案,而是一種說法,一個符號,它代表拒絕或者結束。

做人,別讓自己太精明。 該「被騙」的時候就要老實相信,有些事情若非要追根究底,最終受傷的也只能是自己。

一個人聰明一些原本是好事,可若太過聰明,沒有取舍和選擇,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正如老話所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任何東西都是適當最好,若是過了頭,必定要惹來不必要的災禍。

生活中常常會見著這麼一種人,明明自己吃了虧卻不急不躁,滿臉微笑。不要以為這種人傻,事實上他們才是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

沒有人是傻子,一個人待自己如何或許短時間內感覺不到,但隨著時間的增長,人的品質和感情皆藏不住。

與人打交道不要總想著占便宜,只進不出的人注定人緣差。

自古以來都是占小便宜者吃大虧,耍小聰明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做人一定要將眼光放長遠一些,有些事情差不多就過去了,揪著小事不罷休,或許贏了眼前的事,卻會斷了將來的路。

人,糊涂一些并沒有太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活的太明白。

這世上之事從來都不存在絕對的黑白對錯,若事事都要糾講個對錯,那麼人生便會只剩下爭辯。

人與人之間的粘合劑是感情,許多事情沒有必要分得太清,生活不是戰場,我們身邊之人亦不是敵人,適當地原諒和包容能夠保證關系的穩定。

《左傳》有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是個正常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我們自己也一樣會犯錯。給別人留面子,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留退路。

沒有人會喜歡同太嚴厲的人打交道,太較真太嚴厲的人會給人帶來一種壓迫感,那種感覺就像是老鼠遇上貓,緊張且厭惡。所以,越較真的人越沒朋友。

人性是自私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在遇到事情后的第一反應是先保全自己,然而想要與人交好就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

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若對方一貫不實在,是不是難免要留個心眼。若對方始終很周全,是不是會放心許多。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喜歡同君子打交道,只因為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人當做君子,做事當顧慮周全。

到處算計別人的人,最終的結局往往不好。常在河邊走的人,難免自己的鞋子會被河水打濕。

人是有磁場的,自身是怎樣的品性,久而久之身邊就會聚集與之相似的人。抑或可以說人的性格是環境的產物,長時間在某個圈子里打轉,慢慢地便走不出去了。

總是勾心斗角的人會活得很累,并且這種累根本無法停歇。這就像說了一個謊言之后,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并且謊言越多,出錯的幾率就越大,久而久之便會陷入上不了岸的無邊苦海。

做人,不要自以為很聰明,可以瞞天過海,這世上從來都沒有不透風的墻。

做人,也不要自以為正直,非要讓別人下不來台,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點就是給別人留面子。

面對身邊人犯下的小錯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有人為了面子或委婉說了幾句謊言也不要急著拆穿,該糊涂的時候就不要清醒。

這世上除了擺在明面上的規則,更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潛規則」。智者既遵守規則,也遵守潛規則。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可偏偏人人都將遭遇不幸。也正是這些不幸才讓幸福顯得更可貴。

生活中的苦不一定是為了苦,也有可能是來襯托甜的甜。悟透這一點,就不會再為了一時的不順崩潰絕望焦慮恐懼。

簡單的人最容易感受到幸福。一個人的心越沉重便越容易陷入痛苦。

這就像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一樣:

乞丐問:「你為什麼要拼命工作?」富翁說:「因為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

乞丐又問:「賺那麼多錢干什麼呢?」富翁說:「過我想要過的生活。」

乞丐接著問:「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富翁說:「就像現在一樣,睡到自然醒,吃飽喝足后什麼也不干,躺著曬太陽。」

乞丐聽后,失望地搖了搖頭走掉了,邊走邊嘀咕:我還以為是多不得了的生活,原來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無論生活用哪種姿態待你,都不要去較真,坦然接受,真誠對待。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真誠的人比精明的人活得更自在。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