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人欺負、瞧不起,最好把握這幾個「度」,天也幫你

li李 2023/02/14 檢舉 我要評論

有一位作家說過,人間一切事兒,其實就遵循這麼四個字的原則,適可而止。

這所謂的「適可而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跟走極端不同,適可而止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切都變得更加長久。比如說,讓人笑到最后。

不少人都不理解,一個「適度」的原則,又如何能夠幫人們「笑到最后」呢?關鍵在于, 走中間路,始終是平穩且順暢的。

就拿獨木橋和康莊大道來比較,現代人都喜歡走獨木橋,一群人涌到了狹窄的橋上。 結果,不過是80%以上的人,都被擠下橋罷了。

走康莊大道的人,反而不多。根源就在于,康莊大道雖然平穩,但沒有走獨木橋來得快。如此,貪方便的人們,將錯過了最好的「人生道路」。

在「被人欺負」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無數人都選擇跟別人硬碰硬,這真的有用嗎?毫無作用,因為走極端永遠都是「下策」。

當你被人瞧不起,不妨把握這幾個「度」,天也會幫你。

一、保持「適度」的距離,不讓人留意。

在「距離」這件事上,人們確實都走了極端。遇到喜歡的人,就過度靠近。而遇到不喜歡的人,就過度遠離。

到頭來,前者會逐漸討厭你,后者會注意到你的一舉一動,自然會針對你。 距離太近,是一場劫難;距離太遠,也會引起諸多的矛盾。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麼做呢?其實,保持「適度」的距離就行了。 說遠,也不遠,說近,也不算近,讓別人感覺到「沒什麼」。

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踐,在會稽山戰敗之后,就成為了夫差的奴隸。軍師范蠡建議,不要遠離夫差,但也不要靠近夫差,以免讓他生出了疑心。

夫差發現, 勾踐沒有懇求回到越國,也沒有靠近自己套取情報,就覺得他值得信任。就是因為夫差信任了勾踐,所以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

不管別人如何瞧不起你,也不管別人如何欺負你,保持適度的距離,才是王道。

二、做事「剛柔結合」,進退有度。

有一種觀念,名為「不倒翁」的智慧。

所謂的「不倒翁」智慧,就是說 一個人剛柔并濟,既不會被人打倒,也能夠及時反擊,讓別人產生敬畏的心理。

這「剛有并濟」,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做人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金剛手腕」

菩薩心腸,那是用來對待君子的。而金剛手段,那是用來對付小人的。該拉攏的人要拉攏,而該打擊的人,自然要打擊。

只不過,「剛柔并濟」很難做到。 脾氣暴躁的人,就容易走「剛」的極端,而性格懦弱的人,就容易走「柔」的極端,最后害慘了自己。

太剛易折,太柔易廢。剛到了一定的程度,哪怕是鋼鐵都會折斷;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就會被人踩得一文不值。所以說,一剛一柔,會讓人立于不敗之地。

三、為人「大智若愚」,讓人看不透。

在《西游記》中,有這麼一個被人瞧不起的人物,沙和尚。

沙和尚在取經團隊當中,只是扮演一個「挑擔子」的角色,跟苦力差不多。一般來說,無論是誰,都能取代沙和尚。

為什麼沙和尚還是留在了取經團隊當中,就連孫悟空和豬八戒,也對他沒有怨言呢?很簡單,因為他會做人。

在武力方面,他比不過孫悟空。因此, 每一次遇到妖怪,他都會喊「大師兄」,讓孫悟空覺得這個師弟真不錯,懂得尊重師兄。

在情商方面,他比不過豬八戒。因此, 每一次化緣的機會,他都讓給了豬八戒,讓豬八戒覺得師弟真好相處,比孫悟空好多了。

哪怕在師傅面前,也 「師傅長,師傅短」。這般大智若愚之人,基本就不會被人針對。如此,哪怕他能力再弱,地位再低,也能笑到最后。

四、不出聲,不喧鬧,悶聲發財。

老祖宗有一句名言, 扮豬吃虎,悶聲發財。

有兩位商業巨頭,一位喜歡亂說話,還觸及別人的利益。沒想到,他最后被人打壓了,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特別不幸。

另一位不愛出風頭,也不愛說太多,反而在商言商,在悶聲發財。就是這種「潮商」的品質,讓他依舊屹立不倒,特別穩定。

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管地位高不高,錢財多不多,事業大不大,還是「悶聲發財」比較好。因為你的身邊人,或許存在「見不得人好」的心態。

身邊人見不得人好,那外人也一定會見不得人好。 比如一些有錢人,只要他們炫耀,就有人會痛恨他們,覺得他們為富不仁。如此,又何必炫耀呢?

哪怕身處低谷,也該不出聲,不高調,不跟別人說太多,而是悶聲發財,勝人一籌。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