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積口德,就等于給自己積福。
《鬼谷子》云:「口者,心之門戶也。」
嘴巴,是心靈思想對外開放的門戶。了解一個人,從他說的言語開始。
會說話的聰明人,都懂得不該說三種話:閑話,謊話,以及廢話。
學會說話,你的語氣將會變成你的運氣,好好說話好運常伴。
1
莫說閑話
《格言聯壁》說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古人教導我們,平時說話時不要談論他人是非,這是不道德的。
管好自己的嘴,莫說閑話,否則害人又害己。
《聊齋志異》里有一個故事,專門諷刺那些經常談是非,背后說壞話的人。
謝王氏表面上是一個恪守婦道,賢良淑德的好妻子,背地里卻喜歡搬弄是非,造謠惑眾。
鄰居媳婦和她婆婆關系不好,就是因為謝王氏在背后挑撥離間。
鄰居媳婦和他表弟吃個飯,剛好被謝王氏看到,然后謝王氏就添油加醋對鄰居母子說你家媳婦出軌,迫使其媳婦要以死伸冤。
媳婦死后來到地府,跟閻王哭訴冤情。閻王大怒,派人抓那惡婦,要行舌刑給她教訓。
不久之后,謝王氏的舌頭變便長出大大小小的膿瘡,疼痛難忍。她與丈夫坦白造謠一事,隨后兩人連忙帶供品到那媳婦墳頭祭拜,又到鄰居家告知實情請求原諒。
鄰居母子怒罵謝王氏是個令人憎惡的長舌婦,看到謝王氏夫妻倆跪在地上謝罪,忽然婆婆如附身般意味深長地說道: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令我家媳婦冤死,于心何忍,望你以后好好做人,不要再生是非了。」
謝王氏連連磕頭,從此她再也不敢多嘴多舌,惹是生非了。
你永遠不知道,你隨口一句閑話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傷痛。
禍從口出,不積口德的人,終將會惹禍上身,自作自受。
管好自己的嘴,不說閑話,自然不惹事,也等于在積善積福。
2
不說謊話
人與人交往,最看重的一點,便是誠實。
如果一個人不誠實,說謊話,那他就是在背叛他人的信任。
說謊的代價十分嚴重,不僅會讓自己失去信用,還會失去身邊重要的人。
做人,請不要說謊話,要對得起他人的真誠。
春秋時期,齊國的齊襄公派了連稱、官至夫兩員大將前往葵丘,防止周王來襲。
他對兩位將軍許諾,待到來年瓜熟之時,就會有人來替換他們。
連稱和官至夫鎮守葵丘滿一年,瓜熟時節已過,還沒見人來接替他們。
他們便請求齊襄公換人,然而齊襄公卻表示當初就沒打算換人,許諾一年的約定,也是為了能讓他們盡快趕往葵丘。
此話一出,連稱和官至夫認為自己的忠誠遭到欺騙,于是就聯合公孫無知發動叛亂,廢除了齊襄公。
孔子曰:「人無信,無以立。」
言而無信的人,無法讓人信服,失去立足的根本。
謊話能瞞一時,但瞞不過一世,說謊的人終究要承擔謊言帶來的后果。
與其惶惶度日,不如一開始就以真誠待人,不說謊話,如此便能活得更輕松自在。
3
少說廢話
《道德經》有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說太多,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困境,有時候,沉默也是必要的。
從前有個頗有家資的人,平時樂善好施,家里不用的房子還會留著供路人借宿。
一天他準備出遠門,臨行前交代仆人,如有人借宿,可以把人領到偏房住。
幾天后,剛好有兩人路過此地借宿,仆人便把他們領到偏房,告訴他們道:「你們可以住在這里,但是千萬不能進去旁邊的房子,里面可都是貴重物品。」
路人頓時心生邪念,便捆綁了仆人,劫掠到了不少錢財。
當路人準備揚長而去時,仆人大吼道:「竟敢恩將仇報,我家主人一定不會輕易放過你們的。」
這一番話惹怒了路人,兩個路人便決定放火燒屋,仆人就這樣被活活燒死了。
在不該說時多說一句,事情往往會向壞的方面發展,最終造成不可估計的后果。
言多必失,少說廢話是一門必修課,也能幫助你少惹很多麻煩。
謹言慎行是好事,懂得沉默是關鍵,少說廢話是智慧。
4
肆
語言是具有能量的,你的語氣就是你的運氣,好好說話,人的氣運就會好起來。
莫說閑話,守好口德;不說謊話,真誠待人;少說廢話,管住嘴巴。
如此,你的人生必能迎來好運氣,福未至而禍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