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總做三種夢,預示前路不順,小心禍事突然出現

li李 2023/03/10 檢舉 我要評論

關于做夢每個人都不陌生。我們這一生從小到大做過無數個夢,有美夢也有噩夢。

如果去仔細回憶,就會發現每個年齡段所做的夢各有不同。小時候總能夢見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長大后漸漸開始夢見生活場景。

其實夢的形成很簡單。它就藏在我們心中,是潛意識的力量在還原一些隱藏在心里的場景。

從心理學上來說,做夢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夢境反映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甚至夢境還有調節心情的作用。那些長期陷在痛苦之中的人,偶爾會做一個美夢。這場夢可以是回憶,也可以是向往。

南唐的最后一位國君李煜就曾在《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中這麼寫:「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當年的他被迫遠離故土成為了囚居之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落差實在太大。生活的苦難和精神上的壓力令其不得不在夢中才敢回憶。

一個人的夢境和其人生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實人在情緒極度緊張的時候,更容易做美夢。因為機體需要自我調節,每做一個美夢,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都會適度下降,從而讓心態保持平和,生活暫時平穩。

當然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許多人的夢境其實是存在著預示未來的作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第六感,只是有的人的預感在清醒時比較明顯,而有人的預感則會在夢境中格外凸顯。

不同性格的人對夢境抱有不同的看法。性格開朗的人,無論做美夢還是噩夢,都不會太過緊張。而性格沉悶的人,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夢境中的風吹草動,都足以令其心情沉重。

夢境其實是人類對未知事物探索的一種。直到如今也沒有誰能明確地解釋夢境中的事情與現實究竟是什麼樣的關系。

但人類長久的經驗告訴我們,有些夢境就是直覺,就是第六感。

如果一個人總是做以下3種夢,則預示著前路不順,要小心禍事突然出現。

夢見自己在熟悉的環境中發生意外

當一個人反復夢見自己在曾經熟悉的環境中發生意外的時候,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深處是擔憂的。

至于在擔憂什麼,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清楚。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肯定的是,在當下的生活中已經存在沖突或即將存在沖突。

并且面對這種沖突,自己很有可能會成為無辜的犧牲品。說白了就是已經卷入了某些紛爭當中,實在難以躲開。

做這種夢雖然可怕,但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夢境可以是對未來的演示,也可以是困境中的提示。

總有一些人習慣性地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在做了有提示性的噩夢之后不僅不警惕,還倔強地認定夢都是反的。

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成為鴕鳥型的人,該面對的要勇敢面對,該防備的最好提前防備。

夢見原本拿手的事情突然失控

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優勝劣汰。殘酷的是現實,并且誰也無法從這殘酷的現實中逃出來。

沒有人能始終站在頂峰。每天都會有新的人才出現,再怎麼拿手的事情也只能「拿手」一小段時間。

夢見原本拿手的事情突然失控,本身就是一種警惕。

這種警惕往往源自生活的細枝末節,比如說做夢者對局面的掌控已經力不從心,或者身邊出現了帶給其壓力的人。

夢見失控表示當事人對生活有了擔心并且心情比較焦慮。

當一個人在夢中極度希望自己有能力掌控全局的時候,往往現實中遇到了問題十分棘手。

夢是壓力也是自我暗示,經常做原本拿手的事情突然失控的夢,也不一定真的會失控。只是若不及時對精神狀態進行調整,那麼夢境很大機率就會成為現實。

夢見被追趕,無路可逃

如果一個人經常夢見被追趕,并且無路可逃,或者被逼到懸崖邊上,以墜落為結局。說明這個人的情感遇到了問題。

夢中被追趕是情緒上的緊張。運用得當使人進步運用不當令人崩潰。

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做了某件讓自己不安心的事情,那麼就會常常做噩夢。并且這些噩夢的出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預示相同的結果。

人在休息的時候,大腦并沒有在休息。心情放松的人感受不到大腦的運轉,心情緊張的人則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思考的過程,這便是為什麼有的人醒來之后會將夢忘記,而有的人醒來之后情緒卻依舊沉浸在夢中。

不可否定,環境會引發做夢,甚至有些夢做多了之后,還會導致身體出現疾病。

如果不在意夢境中的緊張,反反復復讓自己的精神緊繃,真的會導致禍事出現。

任何情緒的出現,皆非偶然。能通過夢境去了解自己的內心,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