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最好別請以下幾種人吃飯

li李 2023/03/20 檢舉 我要評論

退休之后,如何打發閑暇時間,成為很多人「甜蜜的幸福」。

有人熱衷于游山玩水,有人熱衷含飴弄孫,還有的人,會忍不住請客吃飯,不為求人辦事,只為圖個熱鬧,聯絡感情。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存在即合理。

然而,凡事都有度,尤其是「請客吃飯」,如果邀請的對象不合適,再豐盛的飯菜也承托不起想要維系的感情。

01

別請在職的同事吃飯,他們是「真忙」。

退休之后,很多人一時之間,最難割舍的就是同事感情,畢竟朝夕相處,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家人還要多。

所以,不少人退休之后,隔三差五就會要求還在職的同事們吃飯。

為了顯得真誠、隆重,他們還不辭辛勞,自己動手買菜、做飯,為了烹飪出一道拿手菜,甚至提前好幾天做準備。或者為了讓大家嘗到當下最新鮮的「網紅菜」,早早地預定一個「人氣火爆」的餐廳,好讓大家吃得高興。

只是,這其實是一廂情愿的做法。

哪怕你認為挑選的時間、地點都合適,但架不住在職的同事,臨時有加班任務,或者好不容易完成了工作,總算可以擠出時間來陪伴家人了。卻接到你的盛情邀約,想要拒絕吧,又礙于面子,不拒絕吧,又犧牲了難得的「私人時間」。

對此,請客的人,總還以為,這不是為大家提供了方便嗎?反正到點了就要吃飯,還能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不正好也是一種放松嗎?

所以,他們在打電話發出邀約時,總帶著一種近乎「不容拒絕」的霸道,甚至動輒「你不來,就是不給我面子」予以威嚇,讓對方不得不「從命」。

席間,為了活躍氣氛,又是勸酒,又是夾菜,在盡顯熱情之余,也讓前來聚會的在職同事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不知道這餐飯,何時才能結束?

退休之后,邀請在職的同事吃飯,最好的方式是「偶遇」,簡簡單單一碗粉面,或者小餐館,一葷一素,吃飽就行。那種大排場的聚餐,就不要「強人所難」了。

02

不要邀請行動不便的老人吃飯,他們是真的「不吃」。

老話說:「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人老了,年紀大了,身體機能出現各種狀況,一旦外出上門做客,難免會發生意外。所以,如果是作為主人,也盡量不要邀請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家里吃飯。

我的二伯,已經七十多歲了,因為中風引起了偏癱,不僅行動不便,吃飯也很不方便,只能吃些軟爛的食物,而且只能吃那指定的幾樣。

由于二伯帶大了幾個弟弟妹妹,幫助他們成家立業,因此,二伯在親戚們的心中,備受尊重。

本著讓二伯出來散散心、透透氣的良好愿望,幾個叔叔和姑姑,想要輪流請他到家里住幾天,一來是減輕二伯母的負擔,二來也為了改善一下二伯的伙食。

可二伯節儉慣了,平日里就舍不得吃好點,再加上年紀大了,牙齒也不好了,又加上中風之后,嘴角總是不受控制地流口水,吃東西還是要由二伯母負責喂飯。

一番折騰下來之后,大家都達成了一致,不再邀請二伯吃飯。實在心里惦記,就做好飯菜,送上門去。

退休之后,自己的年齡也慢慢增大了,也就愈發能體會到,很多老人「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的痛苦了,他們不是矯情,而是真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此時,對他們最好的關照,就是尊重他們的意愿,不強求,

03

請遠在外地的親朋吃飯,他們真的「趕不過來」。

每到逢年過節有假期的時候,我爸媽就在張羅著要請客吃飯了,尤其是對那些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親朋好友,早早地就打聽他們什麼時候回來,哪天有空,爾后,見縫插針地安排上到我們家來的飯局。

為了不耽誤時間,答應來吃飯的親戚朋友,也只能掐著飯點趕來,匆匆吃幾口飯,還來不及聊兩句,就因為要到下一家坐一坐而匆匆告別。

對此,爸爸媽媽像完成任務一樣,如釋重負。似乎只要人來了,吃不吃都無所謂。卻全然沒有顧及到,被邀請的人,處在「疲于應付」的狀態,苦不堪言。

其實,退休之后,對親朋好友的關心和厚愛,并不一定要通過請客吃飯來表達。平日里各自忙碌,有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傾盡全力相助,就足以維系這份感情了。

所以,不要對那些遠在外地的親朋好友「碎碎念」,總想以某個借口,讓他們和自己吃一次飯了。最好體貼和關照,就是我懂你的不容易,你懂我的堅持和隱忍。相互理解,就好。

04

結束語:

退休之后,就不要張羅著請客吃飯了。

從前的應酬,有太多是為了謀生的迫不得已,而如今,要學會翻篇。好漢不提當年勇,讓往事清零,才能讓新生活,輕裝上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