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開始走上坡路,往往都有這幾個征兆

li李 2023/02/28 檢舉 我要評論

知乎上有個話題:

「為何別人家庭幸福美滿,唯獨到了我這里就戛然而止,財運官運幸運不占一點?」

有人說:你只盯著旁人,不好好經營自己家庭,怎麼會美滿;

還有人說:有這樣疑問的人,我勸你少問,多行動,少瞎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一個家庭的向上發展,取決于這個家庭每個成員的狀態,只一味羨慕嫉妒恨,不提升自我,怎能搭上開往幸福家庭的列車呢?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美滿,就看家庭成員在做什麼。

1.好身體,鑄造鐵桶「江山」

叔本華曾說過: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礎上的,健康就是一切。

確實!人的本錢就是擁有一個健康體魄。

健康若為一,后面的零才有效;零再多,一沒了,一切歸零;更甚者「負債累累」。

就如愛默生說的那般:面色紅潤的健康之神在陽光里生活,在大海里游泳,在野外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只有神清氣爽才能笑迎世界,只有無痛無病才有與困難險境搏一搏的資本。

多少人不愛惜自己身體而黯淡離場,讓親人以淚洗面;

多少人忽視自己的健康而一剎那倒下,留下年邁的老人、懵懂的孩童。

于娟《癌癥日記》中被網友轉載最多的段落之一: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這樣的人與事,比比皆是,令人唏噓。

請不要等身體垮掉時,才頓悟。

健康雖然不是一切,但失去它意味著失去一切!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唯有健康才是萬物萬事根基。

2.情緒穩,托起家和萬事興

古人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父子、夫妻、婆媳、翁婿、兄弟、妯娌,彼此若能相互尊重、理解、和氣待人,必能家和萬事興。

情緒穩定的人,往往多一些共情、多一些包容與理解。

俗話說:「雞鳴千年旺,狗吠萬事興,和氣好運來!」

一個情緒不穩的人,必是鋒芒外露,用自己的「喜怒哀樂」捆綁親近之人,令他人精神繃緊,家庭氣氛如過眼煙云,散漫單薄,不成氣候。

《處世懸鏡》有云:「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未有和氣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一家人若不能一團和氣和樂融融,彼此只會素不相能,甚至「兵戈相向」。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先生的母親是個非常溫和且明事理的人。

當胡適做錯事或說錯話,母親不會情緒失控當下指出而是記下來。

等只剩母子二人,在合適的地點,溫聲細語告訴他這樣做、那樣說有失分寸,希望他明白。

而且,胡適母親從來都沒當著眾人責罰、吼罵過他。

這樣情緒穩定的人,不僅是自身修養的一種表現,更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情緒穩定的人,是能力,也是格局;情緒穩定的人,是定點,也是托起家和的支點。

3.有商量,規避風險共建愛壘

蒙田曾說:美滿姻緣是生活中甜蜜的聯合,充滿堅貞、忠誠,以及難以計數的有益和牢靠的幫助及相互間的義務。

一個家庭,若沒有遇事互相商量,獨斷專行,這樣的家庭注定充滿隱忍、不滿、抱怨以及不信任。

大事共同探討,小事亦可分享。

并不是我不能做決定,而是因為我在乎你;

并不是我沒有判斷力,而是因為我在乎家。

很是羨慕國民才女林徽因與梁思成的世紀婚戀,一起共患難,一起成長,一起探討人生。

倆人在父輩的安排下,互相認識,一同赴美留學深造。

多年后,已成為中國建筑學界開山鼻祖的梁思成提到,當年他對建筑學一無所知,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徽因選擇了這個專業。

只因那時林徽因說「建筑學是將藝術和工程技術合二為一的學科。」

或許當初他的選擇帶有年輕人的盲目,但因身邊有這麼一位能同舟共濟的可人,遇事商討,有效避開一次次生死一線。

家庭里凡事商量,讓對方參與到婚姻生活的瑣事中,對方才能感受到被關注、被重視,對方才有被需要的感覺,這才是家庭和睦最好的保鮮劑。

有商有量,就是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對方的尊重和重視,這才是婚姻里最舒服的狀態。

《禮記》中曰:「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夫妻和睦,財亨通;

子女孝順,福澤厚;

手足相親,萬事興。

愿今世,我們健康順遂、平安喜樂、攜手共建以愛冠名的小家庭!

-END-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