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想讓子女孝順你,請不要做這兩件事,會破壞和睦

li李 2023/02/09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從小生命降臨的那一刻,無數父母就踏上了風雨不斷的奮斗之路;

為了能給孩子優質的教育和成長,家長們甘愿承受辛苦和勞累,指望著兒女能有出息,等自己老了以后,能盡心侍奉自己,一家人共享團圓美滿;

可是,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卻因為子女不孝順,而多出了不少辛酸和無奈;

有人與父母的爭執折磨不斷,有人能心安理得的「啃老」,還有人會埋怨指責父母,沒有給自己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甚至有人動手打罵父母,大耍威風;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家庭的悲哀和不幸;

其實,子女未來的樣子,就是父母當下所灌輸和教導的;

你給孩子立下了什麼樣的榜樣,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怎樣的種子,日后就會開出怎樣的花和果;

人老了,想要子女孝順你,就不要做這兩件事,缺一不可;

不要經常無端地打擊和質疑你的子女

天生我才必有用,關鍵在于一個人的天賦和特質,能不能被發掘和鼓勵;

不少中國式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告訴子女,這個你不能做,那個你做不好,好像子女就是天生的懦夫,什麼都扛不起來,也不指望子女能獨立自主;

可是,步入社會后,這批希望孩子安守本分的父母,卻指責孩子,不能承受來自社會上的委屈,埋怨他們,為什麼不是一只「翱翔的鷹」,韌性十足,不懼風雨;

其實,子女的性格和認知,很多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

父母從小就「認定」了孩子不能成事,不是「那塊料」,經常無端地打擊和嘲諷孩子;

日積月累,子女也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質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年紀大了,都不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喜歡做什麼;

因為一切可能鍛煉和成長的機會,都被父母打斷了,他們還反過來責怪你怎麼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爭氣,那麼能賺錢,有本事?

悲哀的是,很多父母還認為,這是「挫折教育」,是「吃苦」,只有孩子經受得住這些,那麼以后也會發展得很順利,意志剛強;

其實,來自父母的否定,對子女的傷害最大,有些「人為的「、不必要的打擊,對子女來說,毫無益處,只會加深他們對原生家庭的厭棄和與父母間的隔閡;

愛孩子的前提是,請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感受,正面地教導他們,而不是任由自己發泄情緒;

不要道德綁架你的子女

有的父母,一面在竭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一面又想盡辦法,對孩子道德綁架,要求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是自己的「下級」,應該服從自己的安排;

等到孩子開始有了翻身的跡象,快要掙脫開父母的管束時,有些父母就開始對孩子「道德綁架」,強硬地讓孩子為自己付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只要子女違背了他們的意志,就要哭訴自己對子女多麼嘔心瀝血,承受了多少心酸,指責子女不孝;

其實,這樣的父母,是放大了自己身為父母的光輝,而模糊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自主決定人生權利的概念;

父母養育自己,確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金錢與愛;

可是,不管父母的做法是對是錯,子女都要毫無怨言,感激涕零,這也是有明顯的問題的;

所以,為了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威望,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就不要用父母的身份壓制子女,試圖去主導子女的人生;

身為父母,要學會循循善誘,虛心地和子女探討問題,而不是只允許自己高高在上的指點子女,卻不允許子女為他們自己發聲,也不能接受子女認真懇切的批評;

父母子女一場,是上天賜予的緣分;

如何讓這份親情變得堅固且舒適,是每個人要思考和學習的問題;

老了以后,有子女承歡膝下,互相依偎和扶持,是一件樂事;

想讓子女孝順你,請先不要傷害他們的身心,與他們成為朋友,心貼心地交流,才會給彼此足夠的空間去成長和收獲幸福。

END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