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六十,沒有留下這幾條退路,晚年難免失望和后悔

li李 2023/02/17 檢舉 我要評論

01網絡上有這麼一句話: 「人到晚年,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年輕的時候,了不起就是一場小打小鬧。中年的時候,最多就是一場劫難。到了晚年,為什麼會成為一場腥風血雨呢?

跟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身體不好,精力不行,沒有青春的資本。跟中年人相比,老年人沒有賺錢的能力和機會,無法平衡家庭的局勢。

平衡家庭的局勢,說到底就是「博弈」。只要是人,就需要參與到博弈當中。家庭就是棋盤,家人都是博弈者。最好博弈的每一方,都勢均力敵,那家庭就和諧了。

如何才能達到勢均力敵呢? 老人有自己的憑借,中年人有賺錢的能力,年輕人有熱情似火的雄心壯志。如此,三方誰也不讓誰,但誰也無法欺負誰,就能和諧相處了。

這三者當中,只有老年人是最慘的。為什麼呢?在這個世界,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憑借和依靠。絕大多數的老人,啥都沒有,只能越活越沒有尊嚴。

02有這麼一個案例。

在老李五十來歲的時候,他的孩子就已經工作了三年的時間了。望著年已26歲的孩子,老李就希望他快點成家立業,收收性子。

為了讓孩子快點成家立業, 他直接變賣了自己的老房子,去幫孩子買房買車,讓他能夠順利地結婚。當然,這當中還欠了幾十上百萬,需要孩子來償還。

在老李看來,自己掏空了家底讓孩子成家立業,孩子絕對會感恩父母,體諒父母的苦心和不易。剛開始那幾年,孩子還是特別孝順老人的。那幾年過去了,孩子就變了。

由于 家庭的壓力增大,工作淘汰的幾率越來越高,錢越來越難賺,債主也一直在催債,還有妻兒要養活,所以孩子的性情,變得暴戾且無情起來。

在孩子看來,如果不是父親逼自己成家立業,自己就不會承受如此之大的壓力。所以, 他一直埋怨父親,還向父親要錢,甚至把兩歲的小娃娃丟給父母照顧。

望著孩子,老李也就苦笑了一聲,沒有在意什麼。為了讓孩子安心,他把最后的養老錢都掏空了,還成為了孩子的免費保姆。

03沒想到, 老李越是退讓,孩子越是得寸進尺,讓孩子變得愈發不尊重父母。

有一次,老李住院了,老伴的身體也不太好,需要孩子來照顧。讓老李意想不到的是, 孩子一口就拒絕了,既沒有出錢,也沒有出力,反正特別絕情。

想起絕情的孩子,老李不禁潸然淚下,自己為家庭和孩子付出了一輩子,到頭來換來了什麼呢?錢沒了,孩子還欺負父母,讓父母活得毫無尊嚴。

健康的時候,被孩子說幾句,其實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就是, 人老了,臥病在床了,急需孩子的照顧,但孩子拒絕了父母,讓生病的父母覺得人生無望,活著沒有意義。

像老李這樣的父母,其實會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心愈發淡薄,人性也逐漸變得絕情,那血脈親情,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一個老人,如果有錢,孩子還能尊重你,敬畏你。可如果你沒有錢,孩子憑什麼會尊重你呢?也許,孩子不欺負你,就算他有良心了。「欺軟怕硬」用在誰身上都合適。

不要覺得自己養育了孩子,孩子就會孝順父母。人心隔肚皮,一切都是很難說的。

04人過六十,沒有留下這幾條活路,就會被孩子欺負,活得沒有任何的尊嚴。

一、少管閑事,別干預孩子的選擇。

老李看到孩子26歲了,就逼孩子結婚生子,還一廂情愿地賣了房子。父母「多管閑事」,在孩子看來,就是對他們的控制。如此,孩子背叛父母的機率,會不降反增。

二、不要為了孩子,而花光自己的存款和養老錢。

所謂 「親生子不如近身錢。」當下,孩子再怎麼孝順,也說明不了什麼,因為人是會變的。唯一不會變的,就是錢。所以說,別把錢全部花在孩子的身上,而要多存錢,保晚年。

三、不要輕易答應孩子的任何請求,要懂得拒絕。

上文說過,親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場博弈。如何才能博弈到最后呢?要讓對方感覺到有壓力。你太好說話了,是個老好人,讓人覺得好欺負,那博弈中的你,就落于下風了。

四、保養身體,涵養心神,不要對他人有太多的期待。

人,越是上了年紀,越要靜以修身。靜心下來,別對外在的一切有太多的期待,包括自己的孩子。 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更不會有心理上的落差。那心態,才會愈發積極。

說句實話,與其期待別人,不如期待自己。別人是靠不住的,靠自己,以及靠自己所賺的錢,才是真相。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