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當我們失去我們最愛的人,就像是一片烏云遮住了天空,我們感受不到陽光的燦爛與溫暖,整個世界似乎都變得灰暗而無力。
尤其對于夫妻老來伴,當其中一人先一步離開,剩下的那個人,心里空蕩蕩的,感覺活著成為了一種折磨。
但是,《神隱少女》中的名言提醒我們:
「每個故事都會有它的結束,每輛行駛緩慢的列車都會有一個又一個的站台。」
在人生路上,與老伴分離是很痛苦的,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避免因此而做出一些糊涂事。
在我們的晚年,尤其是在失去最親愛的人后,我們應該盡力避免做出任何會讓自己后悔的決定。人老了,老伴走后,別做三件糊涂事,以免讓自己過得更艱難。
02、傷心過度,沉溺在悲傷之中無法自拔
老伴去世后,另一半最容易傷心過度,導致無法從心中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莎士比亞在《第十二夜》中寫道:「隱藏在內心的抑郁,像蓓蕾中的蛀蟲一樣。」
《安家》中有一個想要賣老洋房給老伴治病的江奶奶,她一心想要延續老伴的生命,讓他得到最好的治療,晚年的生活品質可以更高一些。
可幾個外甥從中作梗,讓她沒有賣成房子,老伴沒能等到這筆錢救命,遺憾離世。
江奶奶又氣又恨,把房子捐給了國家,任誰都沒有辦法再賣掉這棟老洋房。
她覺得生活沒有了樂趣,失去了人生目標,沉浸在莫大的悲傷之中,覺得活下去沒有任何意義。不久之后,追隨老伴而去。
失去親人的痛苦難以言喻,但是,不應該讓自己過度沉湎于悲傷之中。
要知道,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你去追求的事情,盡管失去了親人,但你仍然可以為自己設定目標,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者,你可以把精力放在關心其他的親人或朋友身上,讓你的愛心和關愛延續下去。
03、傷害自己,不想再好好活下去
失去至親時,內心的傷痛難以言表,很容易感到絕望和失落,甚至想放棄生命。
老伴走后,覺得天都塌了下來,一下子陷入黑暗之中,再也沒有人可以依靠。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活著,痛苦、麻木,茶不思飯不想,日漸消瘦。
老伴兒走后,經常一個人不說話,安靜地蜷縮在一個角落里。看不到這世界上還有如此多的美好,無法感受到親人的擔憂與關心。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無助、絕望,壓抑地過一天是一天。
愛人走了,你應該學會積極面對失去,不要讓自己沉浸在過度的悲傷之中。
你可以向親友尋求幫助,或者尋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借助身邊的事物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旅游、健身、學習等等。
關鍵在于,不要放棄生命,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在等待你、關心你、愛你。
若真的愛他,就應該帶著他的那份希望,替他多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鼓足勇氣,找回快樂。
04、將所有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子女身上
一個人,失去至親后,情緒很容易變得不穩定。
為了逝去的至親,而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在我們愛著的親人和子女身上,會讓他們備受傷害。
變得像一個帶著刺的刺猬,無法讓任何人接近。
生命中,已經有了太多的離別和不可預知的變數。如若,為了逝去的至親,而悲痛到失去理智,無法調整心態,就會讓整個家庭沉浸在煩惱和不安中,無法平靜地生活下去。
與子女不和,這將會讓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如果,你隨意地發脾氣、變得暴躁,會讓身邊的人感到困擾和不安,甚至會讓親情變得疏離。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尋找一個合適的宣泄口來釋放心中的壞情緒,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幸而波及孩子們。
比如:通過沉思冥想、運動、聽音樂等方式來緩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悲傷。
人生路上,維系好與孩子們的關系,晚年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關愛。
05、總結
人到老年,需要好好地生活。
人生,不會按照你的期望去發展,在前行的路上,我們每個人會遇到各種打擊和挫折。不能改變任何結果,只能調整自我并選擇接受。
對生命保持敬畏和尊重之心,無論遇到多麼艱難的時刻,都要堅信,這一切都會過去。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我們會經過一個個站台。有些人會先下車,留下的人應該不辜負窗外美麗的風景。
人到晚年,老伴兒走了,不要因為任何事情,把壞情緒發泄在兒女身上。他們為著生活打拼,承擔著諸多的辛酸與不易。希望你能好好的,成為他們堅強的后盾。
不要讓孩子們擔憂,堅強一些。照顧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像往常那樣生活。
如若,想念老伴了,可以把之前美好的回憶裝訂成冊,來抵抗那些無邊無際的悲傷與痛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