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會減損多余的部分,而彌補不足的部分。而人道,會減損不足的部分,來增多突出來的部分。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追求平衡。人道,追求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但是,為什麼有些富貴家庭,還是富不過三代呢? 因為人道在天道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人道再怎麼厲害,天道也會出手制止,以求萬事萬物都平衡發展。
也就是說,不論是人,還是家庭,再怎麼有錢,也終究會走向衰落。同時,有很多人作惡多端,人道無可奈何,而天道會加以懲罰。
人,還是不要逆天而行。老天要「懲罰」一個人,會給這幾個預兆,說明惡報將至。
一、讓人變得「瘋狂」。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天要讓人滅亡,必先讓人瘋狂。
一個人在走向衰落之前,他肯定會特別狂妄,覺得自己特別厲害,無所不能。帶著這種心態的人,遲早會走下坡路。越是狂妄,越是倒霉。
瘋狂,為什麼會讓人走向衰落呢? 人變得瘋狂了,會喪失理智,做出偏激或者出格的事兒,要麼得罪了別人,要麼惹來了麻煩,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就拿一個做生意的老闆來說,他覺得自己了不起,就觸犯了規則。結果就是,他再怎麼厲害,背景再硬,也還是會受到該有的懲罰。
有些懲罰,是人類社會的規則所賦予的。而有些懲罰,那是天道賦予的。總的來說就是, 狂妄到最后,會走到死胡同當中。
二、失去了「敬畏」之心。
在大自然面前,人還是要有敬畏之心比較好。敬畏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敬畏現實當中的一切,敬畏這個充滿神秘的世界。
人,之所以要敬畏自然,就是為了「理性」做人,少做蠢事。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并不是主宰,僅僅是普通的血肉生物罷了,還是要謙卑一點比較好。
自從人類工業革命以來,蒸汽機出現了,然后電力也出現了,人類就覺得自己征服了自然,進而破壞自然。
破壞自然,說明人們失去了敬畏之心。 後來,天災人禍越來越多,我們都抱怨世界太殘酷。殊不知,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謙卑點做人,愛護身邊的一切,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我想,日子會好過很多。
三、經常做「損人利己」的事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私以及傷害他人,就是人之天性,無法改變。所謂 「人性本私,欺軟怕硬」就是這個道理。
自私,以及傷害他人,這就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則的體現。只不過,一切都不能過度,而應該適度。
適度自私,問題不大。而太過于自私,經常做損人利己的事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刻,自己也會面臨「被人傷害」的惡果。
當下,我們傷害了別人。未來,其他人就會來傷害我們。 今天我們加諸于別人身上的傷害,今后同樣也會加諸于我們的身上。這,就是「一報還一報」。
損人利己,從短期來看,確實是利己的。而從長期來看,其實是害己。損人不利己,害人又害己,才是此間的真相。
四、做了「違背良心」的事兒。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 人老了,老天就會跟你「算總賬」。
所謂的「算總賬」,就是把有功的一面列出來,讓人得到該有的好報。同時把作惡的一面列出來,讓人得到應有的惡報。
這雙方可以相互抵消,余生就平平淡淡,無憂無慮。 而惡報大于好報,就證明晚年的人們,都需要受苦。至于要受什麼苦,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做了什麼事兒,才算是作惡呢?一般來說,只要違背了良心的事兒,都算是作惡。
一旦良心不安,人們就不會感覺到幸福。哪怕再有錢,也不會讓人之良心平靜下來。也許, 正因為存在良心,所以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循規蹈矩去做人。
五、做人不懂得「感恩」。
有名人說過,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懂得感恩,而大多數動物都比較冷血。如果有一天,人連感恩之心都失去了,就證明他們跟禽獸無異了。
別人幫了我們一把,我們感恩別人的付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既不讓別人虧損,也不辜負別人的真心。
更何況,感恩幫助我們的人,就是在感恩老天。因為貴人來幫我們,就是受到老天的引導。所以,我們回報貴人,就是在回報老天。
老天看到你是個感恩的人,就會讓你活得長久,賜予你諸多的福氣。反之,那些忘恩負義的人,不是這里倒霉,就是那里碰釘子,不會有好結果。
讓感恩留在心中,讓謙卑藏在心底,做個簡單且真實的人。我想,這才是迎來善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