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部戲,叫「墻頭記」。
一個老木匠,辛辛苦苦養活兩個兒子,并且幫兒子娶媳婦、建房子。
老木匠很老的時候,兩個兒子都不愿意照顧。
在親戚朋友的調解下,兩個兒子輪流照顧老木匠,一個月一換。
到了「31日」,兒子就覺得,這一天是多余的,不應該管老木匠的飯,還把老木匠放在墻頭上。
戲劇令人心酸,也喚起了很多人的孝心。
當我們到了中年,想盡一切辦法去孝順父母,獨自承擔養老任務,也許會吃啞巴虧,其中的心酸,經歷過才懂得。
人生如戲,但很多時候,不能光演戲,只能活在現實之中。
01
你獨自孝順父母,兄弟姐妹會認為是「應該的」,還會有閑話。
「你為什麼要獨自孝順父母?是不是把父母的存款,都獨吞了?」
看到以上這句話,你會很驚訝吧。
只是孝順父母而已,哪有想到要獨吞父母的財產呢?你不這樣想,不代表兄弟姐妹不這樣想。
最可悲的是,很多家庭,往上數八代,都是窮人。除了幾間老房子,一塊貧瘠的土地,就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了。
窮人之間的財富爭奪,比富人更厲害。這是因為,格局太小的緣故。正所謂,獅子抓不到,「蚊子也是肉」。
我的外婆九十歲之后,人也糊涂了,小舅舅把外婆接到家里,飯菜也送到手里。
從現實生活條件來說,小舅舅在農村居住,繼承了家里的幾畝薄地,照顧老人也方便一些;其他幾個舅舅在城里居住,讓外婆隨遷,不會讓外婆滿意。
也就是小舅舅的一片好心,引發了「存款爭奪」。
外婆臨走之前,四舅舅質問:「存折到哪里去了?為什麼低保金都花光了?是不是少了一張銀行卡?」
一系列的問題,讓小舅舅啞口無言。
沒想到,不孝順的子女,反而理直氣壯地追問「錢財」,認為孝順的人是「另有所圖」。
「沒有好處,你為什麼要獨自孝順」,細細品這句話,你會很難受。
「理所當然」四個字,不僅會傷害愛情,會讓無條件付出的人寒心,關于親情,也是如此。
02
你獨自孝順父母,枕邊人會有牢騷,讓小家庭不得安寧。
從大家庭的角度來說,兒女孝順父母,就等于是「兒媳、女婿」要承擔孝順的壓力。
若是家庭條件不太好,或者夫妻三觀不太一樣,在孝順這件事上,矛盾就體現出來了。
網友「夏天的雨」,從兒子的角度,訴說了孝順母親的委屈、怨氣。
母親七十多歲了,父親走了。
網友把母親從老家接過來,騰出一間房子給母親居住。
平時,母親有病痛,網友都承擔著,也沒有向誰索要。
他有四個姐姐,平時也會帶著禮物來看看母親,但是不會給錢。
三姐家有廠房,經濟條件不錯。有一次,生意虧了不少錢,到母親身邊訴苦,母親一口氣給了七八萬。
原本,母親有三十萬存款,但是幾個姐姐想了各種辦法,一步一步掏空了。
當母親大病一場的時候,他要幾個姐姐湊點錢,但沒有得到積極回應。
母親在病床上,說:「別為難她們了。」
聽到母親這句話, 網友的妻子火冒三丈:「媽,你是覺得我家太有錢了,得把你供起來,還得把姐姐都養起來......」
從此,網友和妻子的關系,越發難以相處。婆媳之間的矛盾,不能調和。
妻子的話,很有情緒,但是有一定的道理:人都是會「對比」的,雖然無法所有的事情都平衡,但總要相對平衡吧。
并且,妻子也要上班,因為要照顧婆婆,耽誤不少時間,還少了績效獎。損失也不小。
你很大度,很孝順,可是你的愛人會同意嗎?若是不同意,小家庭如何過日子?總不能因為孝順的問題,分道揚鑣吧。
人到中年,夫妻關系,不再是卿卿我我的樣子,而是踏踏實實過日子。千萬不要因為你單獨孝順父母,引發家庭大戰。
03
人到中年,孝順父母要立規矩,別善良過頭了。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不管你多善良,對于孝順父母的事情,應該考慮長遠,別一個人承擔一切,若是要獨自贍養父母,也得有附加條件。
其一,經濟方面。
老人住在誰家,誰管理更多,應該得到更多的遺產。老人手里的錢,應該用來貼補孝順的兒女。
對于窮困的老人,應該建立經濟分配規矩,讓所有的兒女都承擔經濟上的壓力。
若是老人輪流在兒女家住,生活費的問題,不能馬虎,要提前預備。
其二,人情方面。
讓人情變得更濃,避免各種斤斤計較。
比方說,誰多照顧幾天,沒有關系;過節的時候,誰多給了父母一百塊錢,不要記得太清楚。
金錢、房子等,都有了人情味,兄弟姐妹才能和睦一些,解決問題的合力也會更多。
其三,德行方面。
不僅是兒女要有孝道,老人也要提高道德素質,別整天在小區里說閑話,揭露家丑。
老人不能拿著這個兒女的錢,補貼另外一個兒女,偏愛的事情,得停止了。
對于婆媳矛盾、岳父母和女婿的矛盾,應該妥善處理,老人要做好長期的感情鋪墊。在健康的時候,幫忙帶孫子、外孫,讓子孫有感激的理由。
孝順本是父母留給兒女的一筆人情債:你養我長大,我養你變老;從來不是單方面的道德綁架。
04
什麼是孝順?
《說文解字》里解釋:「善事父母,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也就是說,孝順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既然是事情,就會涉及金錢、人情、關系、規矩、利益分配等,不能單純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做。
事前有規劃,事中有調整,事后有結果,事情就辦妥了。
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