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不喜歡打扮的女人,往往更有氣質

li李 2022/11/15 檢舉 我要評論

這個時代,總是在向女人們灌輸一個觀念,即:長得漂亮真的會有超級優待。那些精致主義還會告訴女人們,只有懶女人,只要你愿意打扮自己,基本不會有丑女人。

更有勵志雞湯告訴大家,沒有人會愿意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看透你有趣的靈魂。種種觀點,都在致使女人們越來越熱衷于打扮自己。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便有所不為,能每天保持精致的同時,又能不停充實自己內在的女人,畢竟是少數。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第一眼或許是看外表,時間久了能支撐兩人繼續交往下去的,是一個女人的內在。豐富又充盈的靈魂絕對比一個精致的外表更加吸引人,更讓人有深入了解的欲望。

所謂的始于顏值,終于人品,長于性格和三觀,說的便是同樣的道理。

美麗的皮囊如曇花一現,過了花期之后都只剩一副皺巴巴的軀殼,這個時候,內在的差別便會體現出來。

思想境界高且三觀優秀的人女人,能通過內在持續澆灌自己,使得自己永遠嬌艷,或者一直散發迷人的芬芳。而內在空空的女人,等花期一過,就什麼也剩不下了。

如今在網絡上看到漂亮女人,早就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了。相同的濾鏡和妝容,讓每個人看起來相差無幾。大家看相似的化妝教程,買美妝博主推薦的差不多的化妝品,拍照用同樣的濾鏡,美得千篇一律。

偶然間在一個社交網站上看到一個博主,發的照片風格讓人眼前一亮,每張照片都是原生態,沒有經過任何修圖,臉上的細紋和雀斑都清晰可見,表情和動作也不是刻意的擺拍,全都是最真實的抓拍瞬間。

有些照片,甚至因為沒有做好表情管理而失去美感,但是卻別有一番風味。

敢于在社交網站公開自己真實生活照的人寥寥無幾,她們或許不夠精致,但絕對足夠自信,敢于表達自我,這是很多女人都欠缺的能力。

一個人的內心,只有具備充足的底氣,才敢真實地做自己,無視那些不好的評論,暢意表達。就像辣目洋子,因為身材短板,長相也不算好看,圓潤短小的身材和一雙瞇瞇眼,再加上圓圓的臉盤,組合在一起總有種喜劇的效果。

可是她穿衣風格很隨性,喜歡性感的衣服,就大膽地穿細細的小吊帶,展露身材曲線,畫自己喜歡的風格的妝容。

最初,觀眾們對辣目洋子的評論都十分不友好,甚至對她做出人身攻擊。在大眾眼里,胖女人是不配秀身材的,丑女人是不配化妝的。

可是漸漸地,大家開始發現她特有的魅力,每一張照片里的辣目洋子,都是充滿著自信的,在她自信的笑容下,連多余的贅肉都顯得那麼可愛。

于是,辣目洋子開始成為「女性自信」的代名詞,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這就說明,能被大家所喜歡的,絕不是一幅美麗的皮囊,人們終究會屈服于人格魅力。

賈平凹有一本散文集叫《自在獨行》,里面有關于人生的各種隨想,其中有一篇散文叫《談打扮》,寫了他本人對于女性打扮這件事情的思考。

賈平凹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喜歡裝扮自己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或許是取悅心上人,或許是取悅自己,這都無可厚非。

可是賈平凹提到一個核心問題,打扮僅僅限于皮面上的一些操作,人格和素質如白紙燈籠里面的燈泡,燈泡是紅的,燈籠就是紅燈籠,燈泡是黃的,燈籠就是黃燈籠。

我認為這個比喻十分絕妙,每個人就像一盞燈籠一般,你呈現出的樣子,皆由你內在的人格所投射出來。

如果你內在明亮華麗,你整個人就看起來亮堂堂的,走到哪里都能光彩照人,并且最不怕的就是黑暗,這樣的人具備獨自面對黑暗的能力。

可是如果你的內在就是黯淡無光的,那麼你整個人就死氣沉沉,無法靈動,更無法面對生活中的黑暗時刻。

賈平凹在書中寫道:「我們看天上的麻雀,全都是一個樣,分不清這一只和那一只,人如果都成了美人,其實也就沒有了美人。」

在這個人人追求精致的時代,很多人已經分不清真精致與假精致了。如果一群人中每個人都裝扮艷麗,那麼那個沒有任何打扮的人,反倒成為最獨特的那一位。

在王小波的眼里,一個女性,只要健康且年輕,就已經具備了美的根本。

他所看到的外國女人,往往是年紀大了,需要用化妝品來遮蓋臉上的皺紋和斑點,才會化妝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一些。滿大街的年輕女子反而各個素面朝天,不加修飾,他看到的都是年輕的肆無忌憚。

而在國內,越是年輕女子越喜歡濃妝艷抹,十幾歲的少女早失去了本身的清純模樣,看上去老氣橫秋。反而越是年齡大的人,越放棄了打扮自己這件事。

事實上,越是花費的時間成本高的事情,越是值得去做的事情,打扮這件事,不需要什麼時間成本,只要稍許花費一些精力,就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一些。

但是一個女人想讓自己的內在豐富起來,必須少不了長年累月的投入,既要不斷看書充實自己,又要用經歷來豐富自己。

這樣看來,一個有內涵的女人,和一個會打扮的女人,哪一種更彌足珍貴也就顯而易見了。

END.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