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六癖,命長福厚」:養成這幾個習慣,前途不一般

li李 2023/04/21 檢舉 我要評論

馮道在《天道》有言:「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人,只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積德行善了,那就不需要考慮未來的結果了。要堅信,老天會給你最好的安排。

人之本分,以及人之言行舉止,都跟人之癖好有關。有什麼癖好,我們就會做什麼事兒,最后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五十有六癖,家好命也順。這些癖好,其實是來救你的。

一、日常隱忍,靜待天時。

《周易》中有言: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真正有本事的君子,會將自己的才華和本事隱藏起來,收斂自己的鋒芒,不讓別人關注。不僅沒有樹敵,還收獲了一批朋友。

人,之所以要隱忍,就是因為 世道太復雜,人心太難測。如果我們太過于高調,就容易惹事,最后的結果不過是「被人針對」罷了。

更何況, 時機未到,就折騰來折騰去,不符合「潛龍勿用」的準則,注定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人生于世,哪怕前路的困難再多,也要讓自己及時隱忍。如此才能默默積聚實力,靜待天時,讓余生充滿希望。

二、讀書看報,與時俱進。

人不能一日不讀書,正如人不能一日不吃飯。

讀書,不僅僅是在學校內讀死板的教科書,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同時也留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兒,切勿啥都不知道。

如果「一問三不知」,還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依舊抱著老黃歷來做人,豈不是會被社會淘汰嗎? 與時俱進,才能在時代的洪流當中,站穩腳跟。

這讀書看報,未必就是為了賺錢,也未必就是為了當教授當老師,而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更替自己的思維,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多年的讀書習慣,終究會讓你的氣質和談吐,勝過一般人。

三、人間瑣事,一笑置之。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 紅塵萬般事,一笑便成煙。

紅塵當中有諸多的是非和瑣事,倘若我們過分執著,就容易被這些瑣事困擾。 唯有一笑置之,笑對風云,煩惱才會煙消云散。

現代人生活在快節奏的環境當中,被巨大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身邊的瑣事數不勝數,那他們又怎麼可能活得快樂呢?

連快樂都沒有的人生,那是毫無意義的,就跟樹木缺乏了水源一般。我們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真的有一笑置之,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嗎?

如果有,說明你活得很通透。如果沒有,那就從今天開始,少計較,多歡笑,會間接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四、適當糊涂,精明有度。

人過五十,有一種符合「天道」的境界:半精明,半糊涂。

為什麼半精明,半糊涂的行為,會符合天道呢? 因為天道追求的,就是平衡。正如《道德經》中所言:「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天道,永遠都減損多余的東西,而彌補不足的東西。也就是說,做人太精明不好,太糊涂也不好, 唯有一半一半,才是真的好。

面對大事,我們不能糊涂,反而要精明起來。而面對生活的小事,糊涂點就好,要那麼精明干什麼呢?

就是這個「度」,需要我們好好衡量,好好拿捏。拿捏得好,矛盾全無。拿捏得不好,家庭亂成一鍋粥。

五、不爭虛榮,只求實在。

有詩云: 「榮華皆是三更夢,富貴終如草上霜。」

所有的榮華富貴,就跟夢境一般,只要我們夢醒了,一切就消散一空了。什麼名利權勢,什麼世俗追求,通通都是如此。

普通人的一生,因為名利而痛苦,也因為世俗而勞碌。 說到底,都是人之「虛榮心」在作怪,所以世道中的不幸,才一茬接一茬。

說句不好聽的話,虛榮是一種大病,如果不及時救治,就只會讓欲望膨脹,最后既吞噬了別人,也吞噬了自己。

做個「實實在在」的人, 過點知足常樂的生活,不爭名,不逐利,淡然過好后半生,才是真正的歲月靜好,人間值得。

六、寧缺毋濫,注重品質。

有名人說過, 一群低品質的陌生人,比不過一個真心的朋友。

每個人都為了「是否合群」而糾結,但他們都忽視了一點,合不合群是小事,能否找到高品質的朋友,活成高品質的自己,才是真相。

不要覺得群來群往的人生就好。也許, 有一個知己陪伴在你的身邊,你懂他的不易,他也懂你的艱辛,同甘共苦,那不比虛偽的感情好太多了嗎?

交往如此,做其他的事兒也是如此。比如看書,看一本高品質的名著,比看一本低品質的地攤文學,要有益的多。

往后余生的生活品質,不會因為追求數量而有太多的改變,但一定會因為追求品質,而變得熠熠生輝。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