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貴相」的人,大多有這幾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勝人一籌

li李 2023/02/25 檢舉 我要評論

曾有人說過,一個人的相貌往往源自于他的性格和內心。當性格和內心達到某種狀態的極致后,這人至少非富即貴。

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有「貴相」之人。而貴相,也就成了大多人所要追求的目標。

在一些人看來,人有貴相,這是天生的,是不能夠改變的。

這樣的理解,終究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這世上的所有成就和幸福,都是七分人事,加上三分機遇而形成的。

而且,當人事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之后,它也就能吸引機遇的到來。可以說,七分人事三分天,這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人,要想擁有貴相,不需要說過分關注自己的天賦。有些時候,你改變了性格,改變了內心,一切也就能有所增進。

所謂「相由心生」。人內心的力量,那是無窮的。它看似小小的空間,裝不下任何的東西。可實際上,卻能裝下整個宇宙。

如此,當你改變了內心之后,你也就能發現,你個人的整體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足以改變人未來之成敗榮辱。

那麼,何為「貴相」呢?

曾國藩有言:「端莊厚重,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心存濟物是富相。」

此四相,皆是賢人之相。但凡有人能稍微占有一點,那麼這個人終究是非富即貴的。

有貴相的人,大都端莊厚重

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能成大事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是什麼油嘴滑舌的奸佞小人,而是一些腳踏實地,勤勉做事之人。

一個人,他可以走捷徑,也可以不擇手段。但是,這一切帶給他們的,只有冒進,只有心緒浮躁。到最后,終究是一無所得。

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

人要想長久地發展,他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根基。而根基,并非是偷巧得來的,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去不斷積累的。

這個過程,其帶給人的,不僅是心性的磨練,品性的磨合。

曾國藩所言的「端莊厚重」,其重心在于「厚」。就像大地一般,能承載起萬物,能承載起天下,有著厚實且端重的威嚴。

有貴相的人,大都謙卑含容

在儒道兩家看來,真正的賢者都是「謙卑」且能「容人」的。

何為謙卑?那就是做人不要過分高調,也不要過分不可一世,而是要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正確覺悟。

就像是山谷中流淌的溪水一樣,看似沒有什麼力量,可它卻能穿石擊岸,匯向九州大海,源源不息。

這種謙卑如水的力量,便是讓人不斷突破,征服天下的能力。

而所謂的「含容」,便是從謙卑處延伸開來的。如果人不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就能寬以待人,容納這世間的好與壞。

有「貴相」的人,他們就像是涓涓細流,滴滴泉水,可總有一天,能匯聚千江之力,成就不凡。

有貴相的人,大都事有歸著

在生活中,我們不管是處事,還是做人,都要做到「有始有終」。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這件事的時候,認為自己對它有一點興趣。于是乎,他也就只能在「三分鐘熱度」中消磨自己的時光。

當這個「三分鐘熱度」過了之后,人也就會慢慢地變得惰怠起來。而這樣的惰怠,帶給人的只有是「虎頭蛇尾」的結果。

其實,我們能發現,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單靠一腔熱血那是不夠的。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將這份熱血平衡到每一個過程中。

那些有「貴相」的人,他們心性堅韌,認定了一件事之后,便會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至死方休。

正因為有這種「自律」且有責任心的行為,才會讓他們能夠將一件事做到極致,不留下任何的遺憾。

有貴相的人,大都心存濟物

宋代的張載,曾說過這麼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番話,曾被大多人視作是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因為它恰恰就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伸。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得成就他人。一個人,要想有所得,那你就得有所付出。而且,這種付出,是要有一定的格局的。

我們大多人,為何總是身處在一個固定的層次中,永遠難以突破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個較為大的格局。

曾國藩所言的「心存濟物」,就是讓人有一定的格局,不僅愛自己,還要愛天下,才能有大的胸懷去包容這個世界。

因為這世上之事,善良占了千千萬,邪惡占了萬萬千,如果都不能包容,那麼終究會被小格局所束縛。

那些有「貴相」的人,也許不是他們天生有這樣的貴氣。而是他們在后天中,在無數的經歷中,有所感悟,然后有所得,成就了自我的「貴相」。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