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句話說: 「如果人與人之間,都能在尊重的基礎上,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那這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糾紛了。」
52歲的老張,最近遇到了一件讓他很難堪的事情。76歲的岳母要來他家養老,還口口聲聲地說不白住,自己每月6千多的退休工資,都用來貼補老張家。
然而,即使這樣,老張也是不愿意的。記得三年前,自己74歲的老母親想跟著他居住養老,可老婆死活不同意,還搬出了當年的月子仇,以及法律規定,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責任。
萬般無奈之下,老張只能把母親送去了養老院,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在自己家小住幾天,還要看老婆的臉色。
如今岳母帶著工資來養老,那也不行,如果讓她在家里居住,別人會怎麼看老張呢?所以,老張給老婆下了最后的通牒:我媽在養老院3年了,你媽要來養老,咱們失婚,各養各媽。
傾訴人:52歲的老張
我是老張,今年52歲了,獨生兒子還在外地讀研。
本以為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應該過得輕松自在些。誰知,卻因為雙方老人的養老問題,我跟老婆走到了失婚的地步。
不是我不講情面,而是老婆和岳母總認為,我是靠著他們的人脈關系,才有今天的生活,不僅對我呼來喝去,還看不起我的家庭成員。
我知道,也明白,居住在城市里的岳母,從始至終就看不起我的父母,更不要說親家之間的走動。即使這樣,我也想著盡自己的能力,盡量做好兩邊老人的好兒子,好女婿。
然而,人就是這樣,要為自己當初的選擇付出代價。當初選擇跟老婆結婚,一是看上她這個人,二是因為當時岳父的關系,可以讓我順利進入國企,三是我們一結婚就分到福利房。
誰不想少奮斗幾年,能夠一步青云的呢?然而,我歷經幾十年的打拼,依然在中層位置,我知道,這是岳父的心思,他不愿意我走得更遠,怕我跟《蝸居》里的宋思明一樣。
人都有私心,這我都懂也明白,說到底,還是我自己窩囊無能,只能在老婆娘家的手心里討生活。
父母一輩子都在土地里討生活,為了能夠給父母多寄點錢,我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我還接了好幾份兼職。
當年老婆生下兒子后,堅持不讓我媽過來伺候月子,可老人家的心里,還是惦記自己的孫子。那年,我媽背著家里養的雞,帶著一大堆的土特產,坐了一天的車,老婆居然不讓她進屋,還把我媽帶的東西都扔了。
當時,我怕老婆生氣沒有奶水給兒子吃,隱忍著沒有發脾氣,可我媽當了那麼多年村里的婦聯干部,受不了這個氣,跟我老婆隔著門吵了半天,氣呼呼地回了老家。
老婆因為這個沒有了奶水,她自己也因為這個得了乳腺炎。這個月子仇就算結下了。雖然老婆不跟我回老家,但每年我回家后,就被母親罵。
我知道自己不好,不能平衡母親和老婆之間的關系,可我這幾十年過得也特別窩囊。有幾次提升的機會,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直到前幾年,一個退休的老領導,在一次酒局上,喝多了,才跟我吐露了真相。原來是我岳父大人在背后做了手腳,他覺得,我現在這個位置就很好,能夠安穩地跟他女兒過日子。
一次又一次地阻止我的提升,如今到了這個年歲,也是被邊緣化的時候,我也認命了,但內心還是有些許的不甘心。
三年前,一向身體好的父親突然離世,留下身體不好的母親,我辦理完母親的后事,就直接帶她回到家里。
誰知,老婆依然是不讓進家門,跟我說,她給我母親訂了酒店,先在那里居住幾天,讓我盡快給母親找家養老院,送走。
當時我就想失婚,可兒子還沒有成家,所有的怒火和悲憤只能壓在心底。給幾個姐姐打電話,她們也是各有各的難處,無奈之下,還是母親給我說,去養老院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始終記得母親看我的眼神,那份無助,那種隱喻的悲傷,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不孝。安排好母親后我直接跟老婆分房分床了。
我不是不能原諒老婆,而是不能原諒自己。我現在終于明白了古人,為啥說婚姻要「門當戶對」,我自己當初貪圖一些物質和前途,如今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
我不知道該跟誰哭訴,只能默默地祈禱母親在養老院里過得舒服些。為了給母親一個好的晚年,我也在做著失婚的準備。
如今,岳母想帶著6千元的工資來家里養老,我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氣呢?以前是怕他們毀了我的前程,如今都到了這個年歲,我什麼都不怕了。
既然老婆看不上我的母親,我為啥還要接受岳母在家養老呢?有錢了不起嗎?大不了失婚后,各養各的媽!
結語:
《雙面膠》的編劇六六曾經說過: 「在雞毛瑣碎生活里,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矛盾的過程當中,老公有沒有站在自己身后。」
老張覺得自己在這段婚姻里是犧牲者,在家沒有話語權,在岳母家沒有地位。其實,這一切在他最初的選擇里,早就標好了價格。
如今,老張想到了要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想著失婚后,各管各媽。其實,還是老張自己,在漫漫婚姻里,沒有選擇好,如果在第一次母親在老婆月子里罵人的時候,就把老婆和母親的關系處理好,也不至于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其實,女人是最心軟的,婚姻里的女人,既不要求男人給自己多麼富貴的生活,也不會讓男人對父母不聞不問,而是希望在婚姻里,男人跟自己站在一起就好。
可是,很多男人不懂這些,覺得娶媳婦回家,就是為了贍養伺候父母,只要父母與媳婦之間有矛盾,一定是媳婦做的不對,父母錯也是對的。
老張走到了今天這一步,真的說不清,到底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