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人生,有時,就像是打翻了調料瓶,各種滋味混在一起。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遇到一個不講理的人,或是一件難纏的事情。讓人火冒三丈,難以克制情緒。
畢達哥拉斯說:「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
生氣,不利于身心健康。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研究發現,人類90%的疾病,其實,都和我們內在的情緒有關。
曾有學者通過調查,指出:「氣大傷身傷在肝,也會傷及于心、胃、肺等其它臟器。」
學會不生氣,克制情緒,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經常生氣,讀一讀以下三句話。
02、你生氣,別人更得意,別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傷害自己。
任何時候,不要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生氣。因為,你生氣,你的對手,就會更加得意。
《小舍得》中的趙娜,因為南建龍決定娶蔡菊英,而憤怒不已。她很生氣,狀態很不好,那段時間,她大把地掉頭髮,整個人陷入一種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後來,她想明白了,失婚已然成為定局,若如此自苦,會讓蔡菊英更得意。于是她重新過回精致的生活,怎麼開心怎麼生活。
調整好心態后,她一個人活得瀟灑、自在,整個人顯得年輕貴氣。
而蔡菊英,盡心盡力地伺候南建龍,空有個名分,但仍然做著保姆的工作。
與人相處,遇到故意氣你的人,別動怒。人生一輩子很長,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對他人最漂亮的反擊。
有時,別人故意氣你,就是要讓你難受。若你真的生氣,就是上了對手的當。
培根說:「尋求報復的人使創痕常新,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創痕早就痊愈了。」
不生氣,輕視他的存在,不在乎,是一種高級的報復。即便不原諒,也要學會算了,不跟自己較勁。
03、人世間,所有經歷的事,皆是成長,都是一種得到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是常態。得到時,別得意;失去時,別生氣,別傷懷。
因為,人世間,你所有經歷的事,都是一種成長,都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強大。
桑德伯格說:「我們所經歷的每一次挫折,都會在靈魂深處種下堅韌的種子。我們記憶深處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日后成為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
《知否》中的盛明蘭,年少的時候,會為了父親不對母親好而生氣。
為母親打抱不平,卻被林噙霜利用,讓盛明蘭的母親在孕期吃了太多的補品,以至于難產而亡。
此后盛明蘭才懂得,不生氣,不流露自己的情緒,方能保護自己。從此,她學會了隱忍,學會了守拙。
生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與他人相處,不隨意動怒,做到喜怒不言于表,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抱怨、憤怒都是弱者的表現,不認命,就要咬緊牙關,努力奮斗。
看淡得失,學會克制情緒,從容成長蛻變,讓自己有足夠強的能力和心智,保護好自己想保護的人,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04、凡事換個方向思考,不要糾結,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人生,總有很多的遺憾。
時常會這麼感嘆:差一點就能成功,或者,再選擇一次,一定不會錯。可是,人生路上沒有后悔藥,沒有機會再去彌補已經犯下的過失,也不可能重來。
面對不能改變的事情,長吁短嘆,暗自生氣,一點意義都沒有。而且,生氣還會肝郁氣滯,影響健康。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要只盯著陰影看。
與自己和解,忘記那些不好的事情,往前看,會有更多精彩的風景等著你。
人生很短暫,生命很珍貴,不要都浪費在自怨自艾中。
接受現實中的那些不完美,放下心中的那些執念,別輕易生氣。保持良好的心態,會活得更快樂,也會更坦然。
很多事情,生氣也改變不了什麼。
不如勸自己大度一些,不要計較,心胸豁達一些。不屬于你的強留不住,過去的就不要考慮得太多,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05、寄語
人生在世,不管遇到什麼事,遇到什麼人,別生氣,放過自己。
與人相處,有時,對方說幾句難聽的話,看到你生氣,他就會得逞,故意給你找更多的不痛快。
如若,你不生氣,不惱怒,不理睬,他做得也無趣,就像跳梁小丑一般。沒有達到目的,也就偃旗息鼓,不再挑釁。
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同的人,人與人之間有著不一樣的素質和教養。
和境界低的人生氣,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多贊美自己,發現自身的優點。往后的日子,保持良好的心態去生活,擁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