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這3個特征,趁早絕交

li李 2022/11/29 檢舉 我要評論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寫道: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心,是世上最復雜的東西,難以窺測和防備。

但細微之處見真知,一個人若是有這三個特征,多半心術不正,遇到了要趁早遠離。

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看到別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優秀。

不是想著努力向別人看齊,而是心里不平衡充滿怨恨,想方設法去詆毀或迫害。

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

電視劇《三十而已》里的琳達就是這樣一個人。

琳達與王漫妮同為高端奢侈品銷售員,但業績比不上王漫妮,為了能當上銷售主管,便處處陷害王漫妮。

在王漫妮即將簽下百萬訂單時,在她的口紅里動手腳,導致她過敏不得不去醫院,差點錯失簽單機會。

在王漫妮拒絕顧客贈與的積分小票后,不僅偷偷撿起顧客扔掉的小票,還指使閨蜜將積分存進王漫妮的會員卡里,栽贓她私兌客人積分。

好在王漫妮的好友鐘曉芹挺身而出,從監控里找到了真正存積分的人,才讓王漫妮化險為夷。

想起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里,千頌伊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性就是如此,看到別人比你爬得高,不是說我也要去那里,而是對別人說,你下來吧下來吧,也到這泥潭里來吧。」

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便是這樣,別人比他過得好,就制造是非去抹黑,別人有的他沒有,就背地詛咒去陷害。

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誰是憑借努力獲得成功的,如果有那就是通過不正當手段。

嫉妒蒙蔽了他們的雙眼,所以他們見不得別人好。

這樣的人,就是心不正,能不來往就別來往,能不相處就別相處,不然遲早會遭殃。

毫無底線,為利不擇手段

《增廣賢文》有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君子就算再喜愛錢財,也會從正當途徑獲得。

但心術不正的人,為了名利可以毫無底線,不擇手段。

戰國時期,有個名將叫吳起,雖才能出眾,卻不得人心。

據記載,吳起早年在魯國做官,娶了一位齊國女子。

有一年,齊國大舉進兵魯國,魯國國勢衰微,而吳起在軍事方面頗有才能,魯君便想拜吳起為將。

但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就有人向魯君進言,深表自己的擔憂。

吳起聽聞此事,二話不說,奔入后堂,一刀殺死了妻子。

魯君見狀無話可說,吳起如愿當上了魯國的將軍,率領魯軍大敗了齊軍。

這便是典故「殺妻拜將」的由來。

不可否認吳起有很出色的軍事才能,但也不能忽略他為了名利殺妻求將。

一個人若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哪怕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也在所不惜,可見其心不正,人品不行。

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枚「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會爆炸。

一旦與他們產生利益沖突,不僅會翻臉無情,甚至還會出手報復。

與這種人來往,只會把我們拖進無盡的深淵。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早察覺,盡快遠離。

斤斤計較,吃不得半點虧

弘一法師曾說:

「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

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心術正,人品好的人不會處心積慮占人便宜,反而會主動吃虧。

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人,年輕時以精明著稱。

雖然他很有商業頭腦,做事也干練成熟,但摸爬滾打多年,事業不僅沒有起色,反而還以破產告終。

他百思不得其解,偶然有一天,他在大街上買了一份報紙,被報紙里的一段采訪擊中內心。

回去后便拿僅剩的一萬元作為本金再戰商場,短短幾年竟創造了上億資產的奇跡。

有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秘訣,他只說了四個字:「只拿六分。」

又過了幾年,與他合作的商業伙伴越來越多,他的資產也實現大幅度上漲,已然達到一百億元。

后來他在一所大學演講道出了成功秘笈:

「我做生意堅持只拿6分,這就是我一百億的起點。」

他說,當年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采訪李澤楷的文章。

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

李澤楷說:

「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叮囑過,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正是這段話,讓他幡然醒悟,明白了做生意精明計較是大忌,只有讓利才會得利。

表面上看吃了大虧,實際上贏得了人心,路會越走越寬,生意自然越做越大。

一個人要是太過斤斤計較,吃不得半點虧,只會讓人避而遠之。

因為這樣的人,多半心胸狹窄,太過于自私,要是與之交往,帶給自己的就只有損失。

如果我們身邊也有這種人,趁早敬而遠之。

曾國藩曾在家書中寫道:

「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人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交對了朋友,是一種幸福,交錯了朋友,是一種煎熬。

愿我們都能遠離心術不正的人,交到真正人品好的朋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