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想要高枕無憂,最不能放棄的三樣東西!

li李 2023/05/08 檢舉 我要評論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當年齡的時間線一步一步劃過,人生開始進入下半場。

《花田半畝》中說:

「生命中,我們會接到不同的劇本,有平淡,有濃烈,有笑有淚,但不管怎樣,我總要演好,直至落幕。」

如果說人生上半場是追求成功,那下半場則是追求意義。

要想過好人生下半場,最不能放棄這三樣東西。

康觀:運動,保養身體

培根在《隨筆集》中說:「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

年少經歷了職場沉浮,目睹過生死更迭,也曾被生活考驗,身體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如同知己一般,要真誠對待。

運動就是保持身體健康的良藥,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更能保持活力和青春。

大家年輕時候都一樣,肆意揮霍身體,消耗健康,等到中年以后差距就開始明顯。

我在社區做志愿者,有次調研需要了解中老年人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和平時運動情況。

在調研過程中,我發現精神狀態好的中老年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平時愛運動。

即使有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每天杵著拐棍都要在門前走一走,轉一轉。

他們可以保持生活獨立性,不依靠他人。

洗澡,穿衣,準備飯菜,日常打掃都能搞定。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變得不活躍,通過運動來增強力量和耐力,就能延長時間繼續獨立生活。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運動是可以起到輔助治療高血壓和改善心血管功能作用,我們觀察發現常運動的中老年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就比較低。

希波克拉底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

所以,下半場的人生更不能放棄運動。

讓運動成為常態,讓保養身體成為習慣,最后贏得的獎勵是健康。

想起去年大火的劉畊宏,50歲的他看起來就跟三十多歲人一樣。

保養身體的確抵抗不了年齡,但運動可以抵抗衰老,保持身體功能。

生活觀:接納新事物,充實自己

渡邊淳一的《優雅老去》中說:

「坦然面對衰老,接受自己的全部,包容自己,去嘗試不同事情,成為更好的自己,與人生談戀愛。」

徐秀珍,火遍外網的七旬景區賣水老奶奶。

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但會11國語言。

當年五十多歲的她在村口月亮山賣水。

景區有很多外國人,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買水,她開始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

由于年齡大,學習非常吃力,她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記錄著各種單詞。

她按照發音將單詞轉換為漢字,然后死記硬背。

每天睡前想一想,睡醒又再背一遍。

景區經常有很多外國人問路,徐秀珍就主動上前,連比帶劃,有時候說不清就直接幫忙帶路。

在帶路的過程中,她逼迫自己用外語交流。

就是憑著這股毅力,日積月累,她學會了很多日常用語,并可以和外國人流利對話。

二十多年里,她用最土最笨的方法學會了英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等十一國語言。

她成了當地最有名的導游,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徐秀珍,一個小學都未畢業的農婦,在別人看來老去的年齡,她卻活出了別樣的精彩。

年過半百,她主動接受新事物,去嘗試去學習,不光改變了收入,更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一個人能夠接受的事物越多,越是自由。

每一種難以接受,都給自己豎起一道墻,墻豎得多了,不是迷宮即是牢籠。

「生有涯,知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它會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更是開啟人生價值的金鑰匙。

所以,人生有那麼長,下半場或許剛開始, 不要給自己設限,勇敢去接納新事物,充實自己,我們的潛力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大。

價值觀:極簡心態,豐盈內心

朋友的二姑,總是笑盈盈的,衣服整潔,妝容得體。

讓你感覺她一定是個幸福的人兒。

可現實不是。

少年時,她剛考上大學就被傳染乙肝,大學不能上,後來在一工地干財務。

25歲結婚,很快和丈夫有了孩子,生活幸福美滿。

不久丈夫投資失敗,崩潰自盡。

留給她一屁股債和3歲的孩子以及精神失常的婆婆。

二姑的日子必然不好過。

但這麼多年親戚朋友們從未聽過她有任何抱怨。

相反,她把孩子培養得自信大方,八十多歲的婆婆也被照顧得精神矍鑠。

朋友問二姑怎麼熬過那麼苦的日子?

二姑說心態簡單點,生活再難,日子也得過。

她只是做好每天三頓飯,料理好家務,把工作干好,不被扣工資,爭取拿到額外獎金就行。

想那麼長遠干嘛,說不定自己還活不到哪兒呢?然后就哈哈大笑起來。

二姑沒有說她一天最多打三份工的苦,也沒說她一分錢一分錢地攢著還賬的艱辛......

她覺得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掙了錢就還,餓了就吃。

把問題變復雜,生活也就復雜,與其焦慮未來的日子,不如把過好當下。

想起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話:比起內心的豐盈和富足,外界的評論和眼光又算哪根蔥。

二姑用極簡心態的方式讓自己活得不擰巴,把生活過得輕松。

把曾經的苦難日子變成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物質未必富裕,可內心絕對豐盈。

小野在《極簡力》中說:

「極簡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另一種擁有。我們并不是要拋棄自己,無欲無求。而是要正視自己的需求,正視自己的擁有。極簡不是生活的減法,它是身心的加法。」

一個人內心豐盈安然了,生活才會從容不迫,人生才能輕裝前行。

楊絳曾說:「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

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二姑的極簡心態就是另一種的知足常樂。

心態極簡,生活就變得簡單,即便身在泥淖,也自在如神仙;而糾結復雜的人,任憑鮮花擁簇,錦衣玉食,也過得枯燥乏味。

正所謂,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

有時候,好日子與物質無關,而與心態有關。

人生過半,極簡者,方能享安樂,得自在。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上半場忙著學習,忙著生存,忙著賺錢,忙著孩子,都是奔波。

下半場,不是定局。不能因為年齡就給自己找借口。

年齡只是時間刻度,不是生命圍欄,只要不放棄上面的三樣東西,就一定能收獲人生下半場的福報。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