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少說少管「三事」,會活得更有福氣

li李 2022/09/19 檢舉 我要評論

01、卷首語

如果,少年時光,像朝霞,朝氣蓬勃;那麼,晚年的生活,就像是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別有一番靜謐的美好。

從年少走到晚年,走過大半生,該經歷的故事都已經歷,早已看透世態炎涼,懂得人生無常。

在晚年,漸漸已經開始懂得,守著自己的一方凈土,安靜地生活。

竇文濤說:「老不是一個年齡問題,也不是一個生理問題,而是一個認知問題。」

心態,決定生活質量。

人到晚年,學會經營自己的生活,別讓自己多管閑事。人老了,少說少管「三事」,會活得更有福氣。

02、少說子女的缺點,少管子女的家事

在人生路上,與子女相處,需要學會收放自如。

在子女成長的路上,學會保護他們,但是在他們成家后,要學會給予子女成長與生活的空間。

即便,從心底十分深愛子女,但是也要學會放手。

不過度地給予子女保護,讓他們學會成長;不過度地干涉子女的生活,讓他們去走自己想走的人生。

作為父母,可以保護與幫助子女一陣子,但是卻無法讓子女依賴一輩子。

人老了,不管有多愛子女,少說子女的缺點,多給予他們鼓勵與認可,讓他們充滿勇氣去面對生活。

人老了,不管有多操心子女的事,不要插手,少管子女的事,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

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選擇的路就截然不同。

父母沒有權利干涉孩子的想法,面對困難,父母可以給子女提建議,但是最后的決定,應該讓子女自己選擇。

父母,可以支持孩子的想法,做他的后盾,但是不能控制他們的人生。

03、少說愛人的不足,少管愛人的決定

人生一輩子,尋得真心相待的愛人,是一種福氣。

人老了,少說愛人的不足,少管愛人的決定,學會尊重她,愛護她。

在這世間,不管關系多麼親密,在相處時,都需要保持分寸感。即便是愛人,也要各自尊重彼此的生活與決定,因為,彼此都有自己想走的人生路。

法國作家摩路瓦說:「在幸福的婚姻中,每個人應尊重對方的趣味與愛好。以為兩個人可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判斷,同樣的欲愿,是最荒唐的念頭。」

夫妻之間,互敬互愛,但是各有各的愛好。

有可能一個喜靜,一個喜動。一個愿意蝸居在家,品一杯香茗,看一本好書。而另外一個喜歡旅行,體驗各地風土人情。

但是,真正相愛的夫妻,懂得求同存異。彼此之間,能換位思考,欣賞到對方的優點與美好。

人老了,別再埋怨愛人的缺點與不足,學會去發現她的好,發現她的優點,彼此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和睦。

在晚年,少管愛人的決定,讓他學會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4、少說他人的是非,少管他人的閑事

管住嘴,不議論是非,是一種修養。

人老了,管住自己的嘴,少說他人的是非,少管他人的閑事,能讓自己明哲保身,遠離是非。

人到晚年,保護好自己別讓自己做是非人。

如若,在晚年,總是喜歡管他人閑事,其實反而會讓自己心亂如麻。

人老了,與人相處,把握分寸。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做的事,別做。老去的時光,守住屬于自己的一片凈土。

謹言慎行,不惹是生非,管好嘴,完成屬于自己的修行。

每個人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秘密,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過屬于自己的日子。或好或壞,都需要自己承擔。

人老了,少干涉他人的想法,不去評論他人的選擇。

學會成全他人,也是尊重自我的一種做法。

少說少管他人閑事,不議論他人是與非。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己修養的體現。人老了,不必浪費太多的精力,沉陷于他人的難題之中。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05、總結

雪小禪說:「光陰早就把最美妙的東西加在了修煉它的人身上。那個美妙的東西,是清淡,是安穩,是從容不迫,也是一顆最自然的心。」

人生路上,管好自己,少說話,用心過好自己的日子。

人老了,對子女學會放手,還子女更廣闊的天空。教會他們勇敢、堅強,獨立自主,才會有更好的前程。

在晚年,學會與愛人和平相處,給予他更多的尊重、理解,以及支持和愛。不要再有那麼強烈的控制欲,讓愛人不愿意靠近你。

與人相處,與人為善,管好自己,不妄加議論他人是非。不做是非人,不輕易打亂自己的人生計劃。

安靜從容,給自己一個更舒服、安逸的晚年生活。

-END-

用戶評論